黄有光18亿亩耕地红线祸害中国(1 / 3)

加入书签

搜狐财经:包括杨小凯老师也是这样?

黄有光:杨小凯是在经济理论上有突破性,很重要的贡献。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在一年多前去世了,杨小凯在004年去世了。今年7月7日是杨小凯去世十周年,我们在上海7月5日、6日两天有一个国际会议纪念他;7月7日、8日在澳大利亚我以前的大学有一个国际会议,顺便纪念杨小凯。杨小凯004年去世的时候我们请过布坎南,请他写追悼杨小凯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透露,他在00年和00年连续两次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提名杨小凯,希望杨小凯得到诺贝尔奖,可见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杨小凯的贡献值得得诺贝尔奖。我认同他的看法,杨小凯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杨小凯的贡献主要是对分工理论的分析,这个从亚当·斯密就有过。亚当·斯密分析得最透彻,分析的内容是类似的,但是杨小凯用现代数理的方法来加强分析。用数理的方法可以得出更多的结论,而且可以考虑到更多相互的关系,因此得出超越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结论。

搜狐财经:用您的快乐经济学来说,改革开放增加了中国人的快乐?

黄有光:这一点很难讲。这一点有不同的信息。至少我的推测应该是增加的。快乐的研究还是初步阶段,研究出来结果的可靠性,尤其人际、跨国家、跨文化的可比性还很低。

0年前没想到中国改革如此成功

搜狐财经:1984年的时候在莫干山开了一个中青年经济学者会议,叫莫干山会议,这个会议对中国的改革影响很大。

黄有光:我知道是支持改革、促进改革的方向的一个会。

搜狐财经:我们知道您和杨小凯老师等海外的经济学家一直很关注中国的改革,从1984年到今年正好是0年,在您关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您觉得这0年来中国的改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黄有光:中国1978年1月开始的改革,至少在一些很重大的方面,尤其是经济生产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步,这是无可否认的。当然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强调的是,从长期来看最重要的是环保问题,还有收入分配、权力滥用等问题需要解决。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上高速的增长,连续几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奇迹,谁能解释中国的奇迹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我认为我大体上明白,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明白。

为什么中国这几十年高速增长?我认为中国本身的条件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帮助它高速增长的,包括中国的高储蓄率、中国人民吃苦耐劳、中国人民有企业家精神,很多人会做生意、办企业。

但是为什么只是这几十年增长特别高速?我认为这归功于邓小平,因为邓小平在1978年以后推动改革开放。我认为改革开放把制度、政策改向对经济增长有利的方面。我们以前封闭自守,失去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国际贸易不只是互惠互利,还有国外的投资,更重要是我们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技术,这个术不只是科技方面,还有在经济方面、管理技术甚至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够增加我们的速度。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不认为是一个奇迹,我认为是合理的,正常现象。

搜狐财经:0年前您已经很关注中国的改革,那时候您对中国的改革很乐观吗?

黄有光:那时候改革已经开始几年了,那时候我差不多开始写大量的文章。1980年改革开放之前,我主要是用英文写学术方面的文章,很少用中文写。差不多改革开放两三年过后,我开始大量用中文写文章,开始在香港一些报纸杂志发表,慢慢在大陆发表,现在主要在大陆和新加坡发表,因为我现在新加坡,只有这两个地方发表。

我发表文章的目的,是因为对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事,老早应该做,希望改革开放能够继续。但是老实说,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这样乐观、肯定地说几十年这样高速的增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