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妓女进宫(2 / 6)

加入书签

我说:“本月初三,膳单二十品鸡鸭罐汤,领进鸡鸭各四十只,库存为零,发现鸡鸭头十个;初四膳单二十品鸡鸭罐汤,领进鸡鸭各四十只,库存为零,没有一个鸡鸭头;初五,膳单二十品鸡鸭罐汤,领进鸡鸭各四十只,库存为零,发现鸡鸭头两只。”

周爷听得很专心,要我说细点。我掏出这个月的调查汇总递给周爷。周爷看了皱眉头说:“全月累计领用鸡鸭两千四百只,发现鸡鸭头四百只,那就有两千只走了路。没想到,没想到,一项小小的菜品就有这么大的漏洞!这两千只鸡鸭都去哪里了?你确定所有鸡鸭都领回赵太妃膳房的吗?”

我说:“每天领回食材都有账,是徐司房亲自做的账,不会假。”

周爷说:“那两千只鸡鸭是怎么出去的呢?得用车拉啊,你没看见一点痕迹?”

我说:“我整天在那儿守着,就是晚上睡觉也睁着一只眼,一有响动赶紧爬起来,就是怕他悄悄运东西出去,可……没有发现啊。”

徐司房的娘通过毕爷把徐司房送进宫做了太监,也去瞧过他两回,见他好好的就放了心,说娘回山东娘家去了,不再来看你了,咱娘俩就算别过了吧,回家喝卤水自杀。徐司房那时还小,不懂事,听不懂娘的话,后来知道了痛不欲生,发誓要混个人模狗样,光宗耀祖。

我回家一次娘就跟我唠叨一次哭一次,埋怨她表姐不该走这条道,心痛徐司房孤苦伶仃。过了些年,娘有次喜滋滋地告诉我,说徐司房提礼品来家看她了,穿蟒袍戴顶子,好不得意。我问娘他干啥。娘说他在赵太妃宫做司房。这就引来现在我求他帮忙的事。至于他究竟有啥背景,娘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在赵太妃宫膳房第一夜就这么胡思乱想没睡着。

赵太妃膳房有十眼灶,配有掌案、配菜、打杂和苏拉五十人。第二天黄厨头召集大家说事,把我介绍给大家,说我是来这儿实习的,实习半年就走。我想说几句,他不让我说就宣布解散。我明白他给我下马威的意思,只好强作忍耐。他下来安排我的差事,问我想做啥。我说听从安排。他就安排我做掌案,跟其他掌案一样顶值。我心里咯噔一下,要是这样被他困在灶上,我还怎么明察暗访,就说可不可以让我做巡查。他说这不行,你是来实习的,没资格巡查。我暗暗叫苦,心想,这家伙比唐首领聪明多了。

周爷给我讲过他怎么查到黄厨头鲫鱼汤冒充鸡汤的事。我就学着周爷的办法去查,先去徐司房案房溜达,趁他不注意翻看内务府每天送来的膳单,暗暗记住几样大菜的名字,借故去库房留意每天领回来的食材,开膳时注意都上些啥菜,有空闲就去几位太妃府上问候、收集、反映,每天鬼鬼祟祟像做贼。这天徐司房见我翻看膳单,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看出啥花样没有?”我吓一跳,嘿嘿笑。他说:“你看你看,我不干扰你,你有特殊使命。”我心里咯噔一下,他怎么知道?我说:“说啥啊,我不过好奇看看。”徐司房说:“哄得了谁也哄不了我。我就是干这等事起家的,好好跟我学。”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我觉得他话中有话,四看无人,压低声音说:“徐爷您得帮我。”徐司房说:“怎么帮?你说。”我说:“我要每天的膳单,还要每天菜品记档。”徐司房说:“就这两样?”我想了想说:“就这两样。”徐司房说:“还差一样。”我一惊,脱口而言:“您懂这行?”他嘿嘿笑,从抽屉翻出一本账册递给我说:“库存账。”我恍然大悟,因为紧张忘这件了,忙接过账本说:“太好了。谢谢徐爷。”

周爷思考一会儿说:“你说苏拉天天给你卤鸡鸭头?”

我说:“是。”

我有了这三件东西,对整个膳房的运转就了如指掌,也用不着做贼似的瞎溜达,还收事半功倍之效,调查进展大有起色。比如这天内务府膳单有鸡鸭罐汤二十品,所配食材为鸡鸭豚肘各四十只,当天做出菜档记有二十品鸡鸭罐汤,当日库存没有鸡鸭豚肘,意味所进食材已做出菜品用了。我做过这道菜,知道这一品鸡鸭罐汤的分量,起码够十个人饮用,二十品就够两百人饮用,而当天领用这道菜品者不过四十人,显然有漏洞。

这是问题,屡见不鲜,你要查问,他有很多理由解释,最后耍横说倒了,你能怎么样?苦于没有证据。我想,怎么拿证据呢?我回想做这道菜品的每个细节:一、将两只鸡、两只鸭宰杀、去毛、剖腹、抓出五腹内脏丢掉,去头除尾,洗净待用,将两只豚肘烙皮剥洗,再把鸡鸭豚肘装入布袋,加入佐料,放入水里熬煮;二、大火煮沸,文火慢熬,若干时候取出布袋用木棒打击袋中食品直至碎烂,再放入汤中熬煮;三、若干时候从汤上取出布袋,过滤沉淀澄清,撇去浑沉渣滓,汤现清水状,取其最净如清水者舀入罐备用。

这里有什么破绽呢?我突然想到鸡鸭头,平日是砍来不用当杂碎卖给小贩,数一数鸡鸭头数量就知道当天实际用了多少食材,如果与领用和库存不符就是盗用食材证据。我豁然开朗,禁不住大笑。对,就这么做。我再一打听,赵太妃膳房的杂碎都是收起来统一送出去卖的,干这事的是苏拉李允有。宫里各膳房都有苏拉,就是小太监,正差是往宫里送饭菜,闲着给打杂的做助手,帮着劈柴、杀鸡、洗菜、烧火、洗锅。赵太妃膳房与太妃住所隔着院门,戒备森严,有太监把守。厨役不是太监不能擅自进去,饭菜做好了由苏拉送进去,送到各位太妃宫里,往往还要等候用膳完毕取回盘碗食具。

苏拉李允有只有十来岁,保定人,家世不清,多是穷人家的孩子吧。他每天收工后将各灶杂碎收在桶里,挑去东华门外卖出,当晚把卖的钱交给黄厨头。这笔收入算是膳房的外快,黄厨头用于厨役开支。我不敢明里找李允有数鸡鸭头,怕他不经事,就暗中观察他,发现他把钱财看得特紧,每月俸银分文不花,都托人带家去,就问他家里有啥人,一问他就抹鼻子,说爹瘫在床上几年了,不往家带银子不行。我知道这事后不动声色,悄悄找到往他家带银子那人,是御膳房的曾配菜,我的好朋友,与李允有住一个村,向他了解到李家情况的确如此,便给曾配菜十两银子让他带给李家,要他别告诉李允有。李允有知道这事后很感激我,说要还我钱。我不要他还钱。他就亲近我。我故意说我最喜欢吃鸡鸭头。他去他坦街买来送我吃。我说咱们膳房每天扔鸡鸭头可惜。他说我替你收拾卤来吃。他每天就从杂碎中选出鸡鸭头打整干净卤了送我吃。我就知道每天杀多少只鸡鸭了。

我去找周爷说最新发现。他听了说:“不错,有眉头。你说说具体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