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熙亲王大闹御膳房(2 / 4)

加入书签

早些年间宫里太监没有官衔品级,康熙六十一年才兴起,规定五品衔总管一名,五品衔太监三名,六品衔太监二名;到雍正元年,规定总管内务府为三品衙门,敬事房大总管为四品衔,副总管为六品衔,随侍处的首领太监为七品衔,宫殿等处的首领太监为八品衔;到雍正四年,规定敬事房的四品大总管为宫殿督领侍;从四品大总管为宫殿正侍衔,六品副总管为宫殿监侍衔,七品首领为执事衔,八品首领为侍监衔,到光绪朝太监才有了二品、三品的官衔。那年李统领伺候西太后到天津小站阅兵,把西太后伺候高兴了,得了个二品官衔赏赐,红顶戴、黄龙马褂不得了。

有官衔品级的太监就有顶戴。二品红顶,三品正蓝顶,四品镍蓝顶,五品亮白顶,六品镍白顶,七品金顶,八品金顶带“寿”字。他们穿的蟒袍也有区别。二品是仙鹤,三品是凤凰,四品是孔雀,五品是鹭鸶,六品是黄鹂,七品、八品是鹌鹑。无品级是紫色绸缎袍、蓝色布袍和紫色布袍。

我看看自己的衣冠,蟒袍鹌鹑,金顶“寿”字,再看周爷,蟒袍鹭鸶,金顶亮白顶,也不明白为啥这样,反正宫里规矩太多,就改口对周爷说:“您说的我也不太明白,我只想知道蒋爷为啥这样做。”周爷说:“你说为啥?吃在嘴里看碗里,碗里有了看锅里,贪得无厌呗。你知道李统领过的啥日子?”我进宫这些年见过李统领,但轮不上说话,更别说上他住宅了,只远远被人指看他的宅子跟主子宫殿似的,便要周爷往下说。周爷说李统领住皇极殿西配房,有自己的账房、茶房、膳房,每顿二十个菜,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齐全,穿绸缎狐,有十二个太监伺候他,给他泡茶、弄饭、穿衣、收拾房屋,呼来唤去,跟主子派头一样。周爷还说,李统领在外边有宅子有地有店铺,有多少就不清楚了。

周爷不让我在他那儿多耽搁,怕引起蒋爷怀疑,蒋爷在内务府有耳目。我不想走。周爷撵我走。我从周爷案房出来,看看没人注意,一溜烟往回走。我回到御膳房案房泡壶茶想心事。唐首领啥时溜进来的也不知道,听他问话吓了一跳。他问我去内务府怎么这么快。我问啥时辰了。他指指窗外说太阳多高了。我暗暗咂舌,周爷和我也聊得太久了,忙喝茶遮脸不答话。

唐首领说:“又去找周爷了吧,以为我不知道。”我一惊,他怎么知道,难道跟踪我?不会吧,自从出了邱掌案,我出门特小心,三步两回头,就怕这事。我说:“没有啊,我……溜到内御膳房瞧了瞧那些老熟人儿,嘿嘿。你干吗?盯梢啊?”唐首领哈哈笑说:“瞧你这德行,没有就没有呗。不过啊柳管事,哥哥多吃了几年干饭得说你几句,别跟人瞎搞,没意思,御膳房几百年都这样,皇帝、太后都认可的事还能怎么样?就这样了呗。”我心里咯噔一下,摆明了全知道啊,嘿,我还鬼鬼祟祟干吗,不如……可又一想不对,放下茶碗乜他一眼,诡笑,讹人呢,便装着二百钱数不清,说:“说啥说啥呢,我不就这个这个……嘿嘿,你懂的啊?”

我碰到这等事能断人财路吗?自然不能,别说我不能,内务府毛大臣、许大臣、周总管也不能。不能归不能,事情总得往上报,不然周爷要说我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这天收了工,我装着闲逛慢慢往内务府走。周爷有吩咐,无事不去找他,他有事找我。我刚出门便觉得有尾巴,心里咯噔一下,好像是唐首领,想干吗?我来外御膳房实习他就有警惕,我也对他警惕,背着他秘密找人问事,打探食材来去,难道今儿晚他敢跟踪我不成?

宫里一天两顿正餐,上午十点,下午五点,一早一晚有点心,御膳房做了送各宫,各宫自行处理,所以吃罢晚饭收拾完毕出得御膳房已是黄昏时分。我想甩掉尾巴,走着走着一个纵步跳进花圃,探头从枝叶中看过去,隔墙花影动,尾巴也一跳,心里又咯噔一下,来者不善。我灵机一动,堂堂内务府八品莫非还怕他唐首领了?便起身朝他走去。花丛中果然站起个人来,黑里看不真,我就问:“你是谁?躲这儿干啥?”那人嘿嘿笑,站起来说:“柳管事,是我。”

外御膳房的人多,平日各忙各,很少往来,就是我不做具体事,到处查看,也有很多人不认识,即或眼熟也叫不出名字。所以见这人能叫出我的官名,估计是御膳房的,但不知是谁,便和蔼了一些,把他上下迅速打量一番:一位四十来岁的汉子,光头,中等个头,单眼皮,一说就笑。我说:“你干啥的,认识我?这是干啥?”

这人说他叫邱贵福,在外御膳房当差,早年做掌案,后来做首领,因为与蒋爷闹矛盾,被撤了首领的差,重做掌案。我听他这么一说,马上知道他是谁了。我来荤局后有人就给我介绍过邱贵福,说他是原来的首领。我问为啥被撤了。他们七说不一。有的说他眼睛不盯事,敢说蒋爷的坏话。有的说他太耿直,不会做官。我几次想找邱贵福聊聊,可话不投机谈不下去,不敢贸然深入,但一直觉得这可能是了解外御膳房真相的一个机会,准备今晚见了周爷说说邱贵福的事。

我说:“是邱掌案啊,嘿,吓我一跳。找我有事吗?我也正想找你聊聊。”邱掌案说:“一直想找您聊聊,可……可又怕唐首领多心,守您几天了,想找机会单独与您说说,就……就跟踪您了。柳管事您别多心啊。”我说:“没事没事,那咱哥俩找个地喝一杯得了,我请客。”

宫里门禁严,冬天早一些,其余时节每晚八点钟准时关门下锁。每天到点了,敬事房太监便站在乾清门大声吆喝“大人们下钱粮啦——”,众侍卫跟着吆喝“上锁啦——”,敬事房太监又吆喝“灯火小心——”,众侍卫跟着吆喝“灯火小心——”。如此反复几遍。宫里寂静无声。这声音传到五殿十三厅。四处的太监听见了回答“呵吓——”。随着这声音,没有差事还在宫里滞留的太监、厨役、护军赶紧鱼贯而出。值班太监关宫门上锁,钥匙交敬事房。要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开门叫请钥匙,必须经过总管批准,填写日记档,说明请钥匙人、原因,供内务府查档。关宫门不只是关大门,大内里面的门也一一关上。体和殿的穿堂门关上,南北便不能通行。这时大内里面除了皇帝只能留七个男人,就是乾清门四个侍卫、月华门一个奏事官、太医院两个大夫,都有严格的活动范围规定,不准越雷池半步,有太监整夜监督。

我一看天色快下锁了,就说我们分头出东华门,在门外桥头碰面,便和邱掌案分道而行。当天晚上,我与邱掌案在城外小酒馆聊到半夜。邱掌案开初还理智,说了一些外御膳房的情况,可当我正听得专心时,大概是酒喝猛了点,他开始愤愤不平,大发牢骚,说唐首领不是他妈个家伙,背后上老子的眼药水,挑起蒋爷来整老子,弄得老子丢了官,老子非报仇不可,云云。他是大嗓门,说话声音大,引得酒馆客人朝我们指指点点。我赶紧劝他小声点,不要影响他人,又说邻座有耳,当心传到唐某耳里。邱掌案一概听不进去,越讲话越多,越说越喝酒,一直到醉意朦胧、呼呼大睡为止。我没想到邱掌案如此酗酒,对他有了看法,调查外御膳房的事不能告诉他。

第二天一大早,我借着去内务府办事找了周爷,把自己在外御膳房这段时间的情况说了。周爷说蒋爷最近正和一帮人凑银子替李统领新府邸落成购置礼品,很可能要在御膳食材上打主意,要我盯紧点。我问都有啥人。周爷说有赵太妃宫黄厨头、徐司房、内膳房点心局的王厨头、外御膳房荤局的唐首领、取水处的莫首领、南园戏班膳房的青掌厨。我问青掌厨是谁。周爷说就是你们同村的那位啊。我说是青常备啊,他啥时当南园掌厨了。周爷说这是刚下的委任,马上挂牌,又说你这个老乡不错啊,连内务府许大臣都夸他,攀高枝了。

我离开御膳房时就风传青常备要被提拔,我问过他,他说八字差两笔,没有的事,没想到这小子城府深,跟我打埋伏,碰见他要他请客,前次我调内务府被他狠敲一棒,在他坦街四合义吃苏造肉。我问周爷:“青常备有啥钱孝敬李统领?他爹早把家当吃光了。”周爷说:“这就是问题所在。包括黄厨头、王厨头、唐首领、莫首领,一个月才几两俸银,还要养家糊口,拿啥孝敬?李统领新官邸是西太后赏的,先前的平王府宅子,以前去瞧过,大了去了,不值钱的东西他要吗?崇孔你好好想想。”

宫里的事我不太明白,虽然我进宫已经七年,原因是紫禁城太大,宫里的人太多,更重要的是宫里的规矩太多,别说进宫七年,就连一辈子住宫里的赵太妃也说她只知道一半。我问周爷李统领的事。周爷从招我进宫以来就是我的师傅,我像侍奉父亲一样尊敬他孝敬他,他把我当干儿子对待。我们无话不说。周爷说他对李统领也知道得不多,跟我说起李统领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