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后认错夫君 第69节(3 / 5)

加入书签

祁氏父子并非庸庸之流,若皇帝极力推举晏氏的人,他们岂能不疑心晏书珩要与皇帝联合打压祁家?

同样,皇帝能对晏书珩“推心置腹”,必也能与祁氏“共治天下”。甚至他还可以离间祁氏与晏氏,让他们两败俱伤,再扶持其余世族。譬如陈妃母族颍川陈氏。

晏书珩继续道:“臣认为,旧殷氏部将殷犁素有领兵之才,可协助领兵。而新城郡大族顾氏曾为流民捐粮,且族中财力雄厚,由顾氏主导此事,于陛下、于朝廷局势、于顾氏皆有好处。”

这便是当初他募粮的用意。

此事触及多方利益,与其冒着受各世家忌惮又耗费晏氏族力的风险,不如先把这块肥肉给了顾氏。只要关键环节有他的人,就不必担心大权旁落,待熬过开头最难的一段时期,便可在顾氏和其余世族斗得筋疲力尽时用计夺回。

含着笑的眸子看向李霈,多了些不可捉摸的深意:“臣认为不妥。”

李霈长指轻点奏折:“朕本是想着晏氏最为合适,毕竟若是落到旁人之手,月臣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晏书珩知道这位新帝自幼不得帝心,十二岁前是在冷宫长大。这样的人要么极易轻信旁人,要么戒心极重。

李霈显然是后者。

虽说皇室权柄被世家分走大半,但李霈非昏庸之流,如今还有许多事要借助这位年轻帝王之力,与其瞒着,不如坦诚。便道:“此事其实是臣在背后推波助澜。如今京口有建康王的兵马,荆州及江东有祁氏镇守。但荆州以西、魏兴以北却是空乏,若胡人再度进犯,无论从京口还是下游调兵,都会顾此失彼,因地制宜收编兵士才最合适。李壑心怀家国又是寒门出身,若得重用,定会效忠陛下。”

晏书珩说罢,对上少年帝王笑里藏着试探的眼,缓缓笑了:“但臣亦是俗人,自也会考虑家族和臣的利益。”

皇帝挑眉:“那为何不愿让你族弟去协助顾氏接手此事?殷犁虽是你叔父旧部,但他毕竟不姓晏!”

晏书珩却是微微一笑,审慎道:“臣的利益,便是晏氏的利益。”

皇帝明白了,此事涉及家族权柄之争,晏书珩不希望晏少沅在其他方面得利,威胁他准下任家主的地位。

正好,相比羽翼未丰的晏少沅,晏书珩能带给他的利益更大。

此话明面上说的是兵力分布,实际上是暗示李霈——朝廷亟需在上游有一支可平衡祁氏兵权并震慑建康王的兵马。

李霈颇动容地颔首:“月臣为朕筹谋良多,朕才更不想让你白忙活,你我的利益,从来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晏书珩:“臣明白。”

这一番对话算是把彼此拉到同一条船上了,但这远远不够。

还需降低祁氏和其余世家的戒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