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佛像(1 / 2)

加入书签

一伙人抬着从帐篷里搬出来的包裹跟在常道长后面往山丘上走去,二公子也没有含糊招呼着面包车下来同行的马仔急忙跟上,营地只留了两个马仔以应不时之需。

不多时,常道长在一处草木充裕的山壁前停了下来,二公子也落后常道长半步的一旁等待,常道长手捏道决,口中念念有词,抬头观察了一下星象后,转头说道“就是这里了,叫人把这里清理一下。”

得到答复的二公子,连忙招呼人上前把此处的草木清理一下,随着葱郁的草木倒下,漏出光洁的石头山壁,山壁之上,出现一直径两米的不规则洞口,黝黑深远,二公子随手捡起地上一个石头向洞内抛去,只听石子滚入许久还能传出微弱的声响,明显是一处天然的山洞。

二公子,大手一挥,马仔们把放在地上的包裹打开,取出一系列的探险工具,漏出来的东西更有发电机,汽油桶和鼓风机等,顿时马仔们忙活起来,同时有三两马仔带上了防毒面罩和氧气瓶打上手电,拖着风管先进了洞内,许久后洞口内出现一马仔汇报说可行了。

常道长和二公子为首的一群人才进了山洞。西南山区多是岩层,洞内风华的情况比较乐观,不用担心随时垮塌的情况,一群人打着手电把洞内照的通明,越走越深,随着风管把外面的空气抽到里面,提升了氧气含量,也稀释了有毒气体,同时也把洞内的气温逐渐降低,越走温度却是越低。

淮县,西南行省边陲一小县,连同下辖的几个镇,总人口也不过才50来万。县城不大,从最北边到最南边能看见田野的地方,走路也就个把小时就能实现。

从淮县开始就已经能够看到典型的西南山区地貌了,零碎的田地,夹杂在诸多小山包之中,能通车的道路也是蜿蜒曲折,在这商业气息还没有侵袭全国各地达到遍地开花的年代,小地方还是原始气息比较浓郁,田野间的夜晚,蛙声,鸟鸣声,蚊虫的声音,自然和谐,宁静安详……

半夜的乡间道路被两辆急速行驶的面包车打破了平静,带起一阵烟尘,许久才得消散。

顺着蜿蜒乡村公路,行驶了不久,来到了离县城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包脚下,寂静的野外这里却格外热闹,早有十几名壮汉手久候在此,个帐篷,不时有手电的光芒晃过,也不知道荒山野岭的,夜晚来这里有什么目的,要是放在白天,这秀丽的风景不适为一处野游的好地方。

面包车如约而至,径直行驶到其中一顶帐篷前不到米的距离便熄火停下,仿佛和此处的人早已认识一般,都在个忙各的事情,这些壮汉不停的在帐篷中进进出出,搬运着一些包裹,,有的看起来不只大件,还比较沉,都是几个壮汉一起搭手协作。

走了许久的上坡路,仿佛走不到头一般,按脚程应该都超过山丘的高度了,也不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怎么造就的这些自然奇观,洞内“山鹰戏熊’”金鸡独立”,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放到二十年后,一旦公布出来又会是一处自然景区。

不算宽敞的山洞,越走越大,走到最后却是豁然开朗,眼前山泉环绕,平静清澈,只有点滴水滴从顶上的钟乳石上自然滴落于水面激起阵阵涟漪,如同一处大厅一般,一眼望去约莫有上千平米,山泉环绕着一处石台,石台呈淡红色,也不知是何种矿物岩类,规则的六边形台柱,也不知道是不是人为雕刻而成,石台不大,直径一米左右,矗立着一尊石像。

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一副地道的僧人相。

不同于普通的寺庙供奉的神像,此像脚下有一尊只有十厘米高的淡红色石像,右手持剑,左手持莲花,像身修长,只是唯一突兀的是没有面相,只有三道浅浅的刻痕,显得说不出的诡异。

常道长双目放光,死死的盯着石台上的小神像,还未等别人察觉,不留痕迹的收起了姿态,“二公子,没错了,也不妄我花费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帮你们找到了,剩下的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面包车门打开,一身中山装的男青年,踏在杂乱的草地上,微微皱了皱眉头,显然极少行走户外。

“二公子,一切都安排还了吧,希望不要出什么岔子,我们这次秘密行事,就是不希望被别人知道。”一个身着青色长袍,头戴道观,高高挽起道髻,面润如婴,三绺长髯,背负一口五尺宝剑的男子立于帐篷前的空地上,对着中山装说道。

“放心吧,常道长,我已经安排好了,该准备的东西已经都准备好了,人手也都到位了,只要您没有确定地点没有错就行。”二公子对这道袍男子略显恭敬。

道袍男子显然就是二公子口中的常道长,为了此间的事情,花了很大的代价才请动了这尊人物,虽然二公子是这次行动的发起人,但也知道常道长才是实际上的行事之人,不说本身的身份,也是怠慢不得。

“那最好,我行事还不需要向你汇报吧,既然收了你的好处,自然会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找到,其他你就不用管了,出发吧”常道长显然没有把二公子放在眼里,求他的人多了去了,他可是很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