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原大战 太原之行(三)(1 / 4)

加入书签

宋哲武微一侧身,淡淡地说:“哲武是军人,军人守土有责,保家卫国更是本分,当不得汪先生如此厚爱。”

陈公博或者说汪精卫如此看重宋哲武,无非就是想要拉拢招揽宋哲武,这是因为汪精卫虽然是孙中山的政治遗嘱的撰写人、国民党政治领袖,可是他一直斗不过蒋介石,一个决定姓的原因就是汪精卫没有一支属于他的军队,甚至也可以说他没有一兵一卒,这也是汪精卫的一个心病,只是现在想要组织自己的军事力量和蒋介石斗为时已晚。

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这几个最大的军阀又都不怎么买汪精卫的帐,汪精卫就起了拉拢一些势力随较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弱,可有一定实力可以和蒋介石硬抗的人,这些人实力不是很大,有他们联络国民党内的势力内外夹攻,一旦中央军稍有失利,就可以逼蒋介石下野。在汪精卫主导政权后,这些“功臣”因为实力的原因又不至于尾大不掉。比如张发奎、唐生智,以及刚刚从冯玉祥那里分离出来的石友三、韩复榘、杨虎城等人,只是这些人要么对汪精卫的改组派不予理睬,要么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辈,刚一冒头就被蒋介石轻易地打败。

这次陈公博来到太原争取阎锡山反蒋,实在也是无奈之举,汪精卫和陈公博都明白,即使反蒋成功,恐怕也是又出了一个阎介石。只是他们手里没有军队,实在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为了做好反蒋成功后制约阎锡山等人的准备,陈公博一直也没有放弃拉拢一些小军阀。

宋哲武这个新近快速崛起的年轻人最符合汪精卫的口味,宋哲武资历浅无法对汪精卫在党内的地位形成威胁,他的第四路军实力强悍,又刻意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汪精卫对付阎锡山等人,实在是上佳人选。陈公博早在去年就去涞源意图拉拢宋哲武,只是那时宋哲武已经随部队去满洲里。

阎锡山拉着宋哲武的手来到人群前,用极其亲热的语气对一个40多岁,重眉大眼,很有风度的西装介绍说:“文戈,这位是得到已故仲恺先生赏识,曾任国民政斧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广东省农工厅厅长、中央农民部部长、实业部长、工人部部长等职,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北伐时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务局长,现在是兆铭先生的得力大将陈公博陈先生。”

阎锡山在介绍陈公博时,用的是“曾任”这个词,陈公博现在已经被蒋介石不仅免去一切职务,还被开除出党。

对陈公博这个人,不只是今生,宋哲武前世就久闻其大名,当然,这是作为一个著名的大汉歼,不仅是汪伪政权的二号人物,在汪精卫死后,更任伪国民政斧主席。

陈公博是[***]一大十二名正式代表之一,广东地区早期[***]创始人,23年离党后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925年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在此期间得到廖仲恺看重,邀请其加入国民党,并极力推荐给汪精卫。短短几个月时间,陈公博就从一个刚刚入党的新党员,跃进国民党核心领导层。这些虽然与汪精卫提携密切相关,可也说明陈公博极有才华。

1928年冬,陈公博等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总部”。“改组派”组织成立后,陈公博多方活动,与蒋介石形成尖锐对抗,掀起了“护党救国运动”。陈公博积极联络各种势力反蒋,两广反蒋,唐生智、石友三反蒋都是陈公博积极策划的。阎锡山刚才介绍的陈公博的那些职务都是以前的事,他现在早已被蒋介石免去所有职务,并遭到通缉。

满腔热忱的陈公博看到宋哲武一副不感冒的神态,不仅暗自微微一愣,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

宋哲武淡然神态,阎锡山看在眼里,不由暗暗好笑,心说:“汪精卫除了有一个闪光的政治地位外,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就想随随便便的拉拢住宋哲武?不要看他表面上一副大义凛然,好像真是霍去病、岳飞一类的人物,可是骨子里还是为了钱权二字,他阎锡山可不相信宋哲武没有政治野心,只是他现在没有这个实力罢了。”

跟在旁边的赵丕廉没想到宋哲武这么不给汪精卫的头号干将面子,见陈公博有些难堪,想要开口替陈公博解围,可见阎锡山还是乐呵呵的像没事人一样,暗暗咽了咽口水,没有出声。

对于陈公博后来跟随汪精卫投曰一事,宋哲武前世就是恨之入骨,这时见了自然也没有好心情,为了他的计划的实现,他需要逢迎阎锡山,可他却没有必要迎合陈公博。

陈公博满面笑容地伸出手热情地说:“文戈将军,东北和外蒙两战大胜,不仅打出了第四路军的威风,也大涨了中[***]人的志气,更为国家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在法国养病的汪先生多次电喻我要带他当面谢谢宋将军。”

说完,陈公博退后一步,对宋哲武微微一躬说:“这一礼是公博代汪先生谢文戈将军。”

陈公博在国民党内属于有才干的实务派,就是蒋介石也很看重他的才情。1926年10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国民政斧迁都武汉,但蒋介石却出于维护个人读才地位的考虑,提出要迁都南昌,于是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围绕迁都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陈公博受蒋介石之托,奔走各方,出谋划策。基于当时蒋介石在政治上还处于劣势,他劝蒋介石同意迁都武汉,等过了危机,然后再想办法。蒋介石考虑再三,接受了陈公博的“韬晦”之计。一方面通电国民党中央,同意迁都武汉,一方面改组国民党中央党部,由陈公博任代理组织部长。

陈公博代汪精卫这个当今中国政坛唯一有资格和蒋介石在合法手段下一较短长的政治领袖给宋哲武一礼,足见陈公博和汪精卫很看重宋哲武,或者说很看重宋哲武的第四路军。这一举动,不仅让众人侧目,就是阎锡山也是微微一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