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称帝建制(1 / 3)

加入书签

这是一个飞跃式的突破,在南方王府各衙的全力运作下,三州的权力交接也已基本平稳渡过,各项惠民政策也逐渐落到了实处,各地民心归附,整个南方王治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到了这时,南方王的名号已不足以继续统领如此广博的地域和百姓,不利于笼络百官,各地官员和百姓劝进呼声越来越高,立国称帝已是迫在眉睫。

大争四年元月七日,南方王司马宇于王都东郊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完成祭天后司马宇无数百姓的翘望中返回王都,于南方王府内在百官的拥拜中正式昭告天下即皇帝位,建国号为华,改年开皇,是为开皇元年,同时立柳韵灵为皇后,册封阿莲桑、李曼馨两女为妃。

登基仪式完毕以后,在朝堂上,国渊第一时间宣布了华国军政建制以及一系列相关任命。

政务方面,正式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和御史台。

啪啪啪!

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中,大争三年的年关终于到来,承平日久的京畿地区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一刻,不管是来自哪个时代的人们都在欢庆这阖家团圆的时刻。

家家户户大红灯笼高高挂,寓意美好的红色对联贴在门前,一盘盘散发着浓浓年味的美食被端上了餐桌,丝竹鞭炮声中,一簇簇孩童欢快地围着大人们讨要着压岁钱。

前几日在小庄村所发生的惨案在京畿尚未掀起一丝波澜,就迅速被浓浓的喜庆氛围所掩盖下去。

这是在登基称帝之前,司马宇已听取了王猛、国渊、徐庶、向朗等人的建言后才决定的,废除原南方王府所采用的源自两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改而采用唐代发展完备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起于东西两晋时期,经由南北朝、随朝发展演变,至唐朝时进一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中央最高的政府机构。

三省,主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中书省主掌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则负责贯彻执行,三省并列,共议国政,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

三省官员各司其职,共同协助皇帝处理朝政。中书省置中书令一人,正二品,侍郎两人,正三品,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其下还有舍人、起居舍人、同事舍人等官员若干。门下省置侍中一人,正二品,左右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其下左右谏议大夫、起居郎、录事、主事、典仪等官员若干。尚书省置尚书令一人,正二品,左右仆射各一人,正三品,左右丞各一人,正四品。

唯一让一些百姓感到疑惑的是在王都西街区原本显赫的何府被查封了,过了两日后居然改名成了巴府,据一些附近的百姓说巴府的主人还是一名十分年轻貌美的女子。

在这全民欢庆的日子里,一个流言也迅速在京畿地区流传开来。

南方王司马宇要称帝了!

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再联系到最近不断自各地返还的重臣和大将,京畿的百姓几乎一下就相信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过去的一年里,南方王司马宇先后发动了数次大战,治下的地域也从原本的永州一州扩展到坐拥永州、夔州、津州、恭州四州之地,治下在籍人口已超过一千三百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