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治军之道(2 / 4)

加入书签

■■■

江北军大营。

李本深、吴胜兆、高进库、刘孔和、刘洪基、李化鲸六人齐聚李成栋行帐商议对策,都到了这节骨眼上了,他们也顾不上避嫌了,是乖乖服从王朴的安排还是奋起抗争,大伙得赶紧拿个主意。

吴胜兆道:“要我说就反他娘的,王朴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让他好过。”

“造反?”李本深冷然道,“就凭现在大营里剩下的四万人?不是我泼你冷水,就这点人只怕给人家中央军塞牙缝都不够。”

像“王朴”这样的总兵无疑是很危险的,因为他是一镇军队的灵魂,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支军队,整支军队能够为了他而生,也可以为了他而死,甚至有可能跟着他造反,而这……是现在的王朴所不能容忍的。

这听起来有些矛盾,事实上一点也不矛盾。

王朴是通过控制一支绝对效忠于自己的精锐军队上位的,可是现在他已经成了上位者,就必须提防手下的将领们也像以前的“王朴”那样掌握一支绝对效忠于他的军队,如果这样的“王朴”不幸出现了,那王朴就随时有可能被下一个“王朴”取而代之。

要阻止这样的“王朴”出现,就必须掐断领军将领和士兵之间的关系。

王朴采取的军制和大明的军户制有些类似,平常的时候军队就关在军营里,由教官负责训练,战时才由王朴指定的总兵官率领一营或者几营军队出征,一个总兵官可以统带一个步兵营,也可以统带多个步兵营,这个得视情形而定。

“要造反你老吴自个去吧。”李成栋道,“我李成栋算是看明白了,王朴够狠,有魄力,也有手腕,这样的人值得我李成栋给他卖命,没说的,我李成栋就跟他混了,再说了,没听人家说,我们还是总兵,以后还是有会有带兵机会的。”

吴胜兆冷笑道:“这话你也信?当初他承诺的粮饷呢,给了吗?”

高进库也说道:“粮饷没给不说,反倒把我们手中的兵权给夺了,真他娘的狠!太狠了!这吃人还不带吐骨头的!”

“话不是这么说。”李成栋反驳道,“我们被夺了兵权不假,可他答应的粮饷却还是给了的,你说这四万人马去了南京,不也成中央军了?中央军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中央军穿什么他们就穿什么,中央军有饷银他们也有饷银,怎么能说没给粮饷?”

战事结束后,总兵官就得交出兵权,军队又重归于大营,交给教官继续训练。

当然,王朴的军制和大明的军户制还有区别的,大明的卫所军平时主要是耕作,只有农闲时才偶尔训练,而王朴的军队则完全是脱产的职业军人,他们不需要耕作,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给领军将领和手下军队朝夕相处的机会,避免了军队成为某个将领私兵的可能,坏处是所有的军队都训练成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模范军”,因为缺乏军事主官的姓格,这样的军队就没有灵魂。

这样的军队和王朴身为大同总兵时带出来的四千精兵是没法比的,这样的军队可以成为精良之师,却没办法成为精锐之师,更不可能成为虎狼之师。

两相权衡取其轻,为了确保军队的控制权,牺牲一点战斗力也在所不惜,好在大明朝对建奴、对流贼都拥有科技上的绝对优势,只要能把科技运用于军事,明军相对建奴和流贼就会处于绝对的优势,这一点点的战斗力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