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跳出贾府的小圈子(2 / 4)

加入书签

如果贾府能一直兴旺,贾琏真不介意混吃等死,提前知道了破败的结局,贾琏必须要自救。这个自救的前提,是必须掌握话语权。如果继续躺平,还谈什么话语权,谈什么自救。

想要获取话语权,读书做官是唯一的途径。从军的选择是否定的,从贾敬和贾政的身上,贾琏看到了当初贾代善那一代人的选择,弃武从文,放弃军权,求一个体面的结果。

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太上皇那边了,当年的贾政也算半个读书种子,结果直接被太上皇出手,荫萌了一个五品官,蹉跎几十年。不过话说回来,贾政混了几十年都还是那样,不是因为荫官的缘故,而是因为他自身就是不适合做官。

“出去读书?”贾母自然是非常的意外,毕竟在家里呆着不舒服么?

“正是!”贾琏很明确的回答,呆在家里读书最大的缺点,就是社交圈子太狭窄。将来要做官的话,就得有足够的人脉圈子,做官的互相帮衬才是这个时代的正经途径。

提取的记忆中关于母亲的内容很少,只有小时候多次要母亲,却被贾赦狠狠的打了几次,还不让吃饭的记忆。再后来贾琏没再要过母亲,这段记忆非常的深刻。

有鉴于此,贾琏在准备说辞的时候,调整了一下,没说母亲,就说是一个妇人。

一直在仔细观察贾母的贾琏发现了她脸上的变化,心里微微一惊。

贾母的心情确实不太美好,因为贾琏说的妇人,肯定是贾琏的亲妈。

这里头牵涉到太上皇时期很多不美好的回忆,其中不乏血腥和残酷。

科举正途是这个时代做官的途径,这条路可以说是卷王之路,呆在家里丫鬟伺候着读书,哪里还有多少心思往书里去呢?环境很重要,就得跟卷王们一起卷,卷出一个王中王。

就算是卷不过,在那个环境里必定受益匪浅。

“此事,你跟伱父亲先说好,老身自无不可。”贾母的语气淡了一些,贾琏知道该告退了,开口告辞,退后走了三步才转身出门,在门口看见一个穿戴华贵的妇人,贾琏上前行礼。

“贾琏见过婶婶。”该有的礼数一点都不能少,尽管内心深处高度戒备王夫人。

“乖孙儿要读书是好事,年后让人寻摸一个好先生到家里来教就是。”贾母的恍惚很短暂,毕竟这是亲孙子,小孩子有啥说啥嘛。

“回祖母,孙儿想去外面寻个书院读书。”这才是贾琏的最终目标。

贾府的情况摆在这里的,日渐衰落成为定局,荣国府一群虫豸,没拿个愿意放弃奢侈的生活。就看他们干的那些事情,哪一桩都不是聪明人该做的。

贾母大概是看到贾府隐患的人,所以才有了把元春送进宫里的举动。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妇人,儿子孙子都不给力,能做到的正确应对也就这么一个了。

贾母还想着维持贾府的荣华富贵,奈何家里一群猪队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