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返山(1 / 2)

加入书签

小翠一脸焦急,听到的他的话,连忙应道:“老爷不知怎的,生了大脾气,吐血了!”“什么!”李苦儿闻言大惊,顾不上关门,匆匆忙忙的随着小翠赶到于沐和的住处。

到了房内,于沐和已经沉沉睡去,只留下于夫人在一旁照顾,李苦儿不明所以,查问情况。于夫人用手帕拭去眼角的泪水,答道:“我也不知怎么回事,早上还好好的,高高兴兴的去同刘老谋他们说事,可一回来就大发脾气,又砸桌子,又摔花盆的,我怎么劝他也不管事。”

李苦儿暗暗点头,心知问题就出在刘老谋那里了,当下出言安慰了于夫人,起身朝前寨走去。

刚走到半路,恰好几名山寨的小头目从旁经过,几人眉开眼笑,小声交谈,混没在意到他。李苦儿听觉极好,无意中听到他们正在谈论于沐和,便留意起来,悄悄跟在后面。

只听其中一人说道:“你们说大当家是不是太固执了,不就是抢了个把村子么?用得着气成这样吗?”

六月十六,晴,卧虎岗。

李苦儿和于沐和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才从白龙山回来。往返之间,两人的心情都不是太好,显得心事重重,话也少得可怜。于沐和的伤势恢复得不错,除了不能动武外,骑马走路已经不成问题。

关于胡媚娘的事,李苦儿并没有提多少,只是说她没有死,反而回狐岐山去了。这倒是令于沐和长出了一口气,心中的愧疚也减轻了不少,毕竟两人之间经历过那种事,虽说其中水分很大,但要说一点感情都没有,显然不可能。

回到卧虎岗,他们惊奇的发现,短短半月有余,山上的气氛大有改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的表情。打听之下,得知是粮食问题解决了,刘老谋不知用了什么计策,竟然数日功夫,带回了半年的粮食。这天大的喜事,一扫于沐和心中的阴瞒,嘴角也裂开了,微微向上扬起,展示着内心的快乐。

李苦儿不管山上的事务,只是和黑子、独眼老郑几个熟悉的人打过招呼,便回到后寨。见了于夫人,他一时之间还有些不适应,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另外一张梨花带雨的俏脸,既是为她可怜,也不由得为于夫人感到不公平。

“就是,二当家、四当家他们才用几天,就把事情给解决了,多痛快!若是还听他的,咱们现在多半勒着裤腰带翻白眼儿呢。”有人附和道。

人生之事便是如此,哪有总是一帆风顺的,遭受挫折,经历苦难,才能让人成长。

神思恍惚之下,草草的辞别了对方,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那间小屋,房内整洁、干净依旧,看来是有人经常打扫。李苦儿坐在床上,掏出胡媚娘给的玉简,仔细的端详,入手温润,质地极佳,确是一块上等的好玉,可除此之外,再没有发现其他什么特别之处。他实在不知道胡媚娘为何对它如此重视,但既然答应了人家好好保管,自然不会怠慢。珍而重之的贴胸放好,,以保证不会遗落在哪里。

初归的时光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一周,山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顺利,于沐和元气消耗过剧,不是一时半会儿缓的过来的,因此难得的没有去演武厅和铸剑炉。正所谓有失必有得,没办法练武,却换来了同妻子相处的时光,从而圆了他想补偿妻子的愿望。丈夫从早到晚的陪伴,这是于夫人十几年都没有享受过的快乐,如此下来,自然是天天笑逐颜开,越发娇艳起来。

李苦儿看在心上,面对于夫人的笑脸,他的心情也慢慢好转,每日去演武场练练剑,泡在铸剑炉打打铁,日子倒也清闲。

这一日,他在屋中读书,正读到兴奋处,忽听到门外丫鬟小翠的呼喊声,音调急切,像是出了什么事。李苦儿推开屋门,开口询问道:“小翠姐姐,出了什么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