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奔袭雁关渡④(1 / 4)

加入书签

这样做的目的还是隐蔽行踪,关大刀一听就明白了。

关大刀派出的人是一排长吴根生和他排里有“浪里白条”之称的一班长蓝长生。

吴根生和蓝长生一人在水里推着一只小船,很快就到了那个小湾汊。

吴根生和蓝长生是最早发现小船的人,小船泊在一棵硕大无朋的香樟树下,系船的绳子就拴在香樟树暴凸的树根上。

吴根生和蓝长生原样将两只小船泊好,随后就追赶部队去了。

倪玉霞屈指算了一下,两只小船要渡完全营,需要五六个钟头。

于是她果断决定:把武器弹药等放进小船,男人们脱光衣服(留短裤)跳进河里,会游泳的自由过,但不能远离小船五十米,不会游泳的扶着小船过。

女同志呢,不管是会游泳还是不会游泳,都坐船过。

这一决定把部队乐坏了。如果干部们不盯得紧,或者如果不是有纪律约束,听到这个决定,他们一定会乐翻了天。

这是因为在宣布这个决定前,倪玉霞召集连排班长开了个短会,强调了各级监督和纪律约束。

第二条河和第三条河,倪玉霞指挥部队全是用此办法过的河。

黎明时分,部队到达落雁坡。

还是在红军时期,那时斗争环境恶劣,部队行动谨慎又谨慎,侦察队起到关键作用。

通常是,部队到了那里,侦察队的情报就送到那里。

这一传统,被倪玉霞他们很好地继承下来了。

过河的顺序还是三连,二连,一连,但每个连过河的时间没有超过半小时的。

在严格的督促和纪律约束下,部队渡河从始至终有条不紊。

子夜时分,全营顺利地渡过了河。

部队全部过河后,继续向落雁坡前进。

最后,倪玉霞让关大刀派两个熟悉水性的同志将两条小船送回南岸。并嘱咐,小船原来是怎样泊着,现在还怎样泊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