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晒盐法大成功,争端!(1 / 5)

加入书签

印刷术重要的是雕版的制作……

印刷术分为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似乎提起来印刷术便是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就是老古董。

但实则不然……

雕版印刷术的优势在于大规模的扩印,省时省力省钱,相反反倒是活字印刷术,成本高,制作不易,实际上直至封建社会结束,雕版印刷术都是主流。

“刘中侯想必已经和诸君说过,我就不再复述,总之此二物乃是重中之重,只要制成制好,能够批量制造,不管是爵位还是金钱赏赐,都不会少。”赵泗说罢,尔后看向从蓝田调拨过来的军匠。

第129章晒盐法大成功,争端!

说是墨家大匠,就是墨家大匠!

将作少府的秦墨不在少数,刘辟恨不得全部塞给赵泗,不过出于人数考虑,最终只是精挑细选了二十七人。

“赵侍郎如果人手不够,可以随时来此处找我调拨。”刘辟脸上带着热切的笑容为赵泗一一介绍。

其中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掌握了一定职业技能,掌握了一定的学识,心思活络,文化素养不差的墨家弟子。

“算书尔等可有空余?”

算书,就是赵泗之前在蓝田弄出来的数算之书,里面记录了赵泗记忆中的所有数学公式,以及阿拉伯数字的运算方式。

赵泗没有藏私,但是也没能力大肆推广,目前只是于蓝田当中广泛流传。

没办法,这个时代没有纸张,没有印刷术,只靠人工抄录和口口相传,想要著书立说非一般人能为。

数算是重中之重,是一切的基础。

刘辟很聪明,没有给赵泗调拨喜欢说教的老古董。

赵泗见状,没有过多客气,直接打道回郎中令之中。

“二三子,此为造纸之术……即以草木造出堪比缣帛的纸张,以取代竹简。如今造纸之术已经略有小成,但是诸君倘若能够有所改进,封爵和赏金亦不会少。”

“此为印刷之术!”介绍完造纸术,还不待一群墨家弟子好奇的观察造纸术的流程以及已经出产的麻纸,赵泗开始为他们介绍印刷术。

“如这印玺一般,覆墨而印于纸上,即可省去抄录刻印之不便。”赵泗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原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