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 第18节(1 / 5)

加入书签

婆媳二人又说了会儿别的话,孟蝶这才从东跨院离开,她看得出,宁夫人想的就是让二房留在京城发展,到时候与世子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可京城的文官体系哪是那么好混的,你一个勋贵家的人想横插一脚进来,千难万难。

不过二老爷最终去哪里赴任,这不是宁夫人能决定的,哪怕是世子也没有决定权,最终决定二老爷前程的,是侯爷、二老爷自己以及他身为吏部郎中的老丈人。

第29章

回到自己的小院子,孟蝶拿出庄鸣的文稿,又细细看了一遍,心中终于有了确切的方向。提笔开始写自己的想法。

表叔写的行商可富国富民这篇文确实精彩,彼此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才能让百姓迅速累积财富,百姓富国家才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孟蝶:“二叔现在是正六品的通判,进吏部大概是从五品的外郎。”

宁夫人蹙起眉头:“从五品?”

“是,在文官体系中,京官贵重,要比同品级的地方官高半级,每次也都是一级一级升,连升两级的例子不多。”孟蝶垂眸:“若是不想留在京城,那寻一处不那么富裕之地当知府是最好的。”

宁夫人:“不留在京城?做官哪有不留在天子脚下的?还要不富裕的地方?谁去那种地方。”

孟蝶:“母亲说的是。”

然,表叔可否想过一个问题,行商中有个最为紧要的环节,那就是货物来源,甲地盛产蔬菜,商人收购卖于短缺乙处,自然极好;甲地蔬菜若是将将够吃,商人又在此地收购,又会如何?是强买强卖亦或是抬高价格?无论哪种方法,结果恐怕最终都不尽人意。

故此想要行商利国利民,一定要抓住一点,货物来源必要是盛产之地。我观表叔大多文章,都阐明某件事或有利或有弊,然而凡事一体两面,利弊本就不好界限,这些细枝末节更是可以左右一件事的发展,表叔可以多在此方面想一想……

写完这篇信,孟蝶长出了一口气,将信装好封口:“露微,明儿你安排人给表叔那边送去。”

露微:“保证一大早就送到庄子里。”

宁夫人顿了一下,沉思片刻:“我们不想去,别人也不会想去。”

孟蝶:“是,这样的地方一是插手的人少,二则原本不富裕,稍微富裕一点点那就是政绩,反观富裕的地方,纵然能评优,想要亮眼的政绩却难。”

宁夫人沉默不语。

孟蝶:“母亲,我也不是很懂这些事,这些不过都是我乱想的,您只听听就好。”

宁夫人笑了笑:“别说是你,我也不大懂的,这些都是外面爷们儿的事,我们就是闲聊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