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章:搞消炎药(2 / 4)

加入书签

道士们会通过蒸馏汞来炼丹,商人们会通过蒸馏来提炼香水和烈酒,大夫们会通过蒸馏来提纯草药。

这甑器共由三个部分组成,釜体、甑体、天锅,釜体用来装料加热,甑体用来蒸汽挥发,天锅则是冷凝部分,其整体形状很像是个蒸锅,虽然样子与后世的蒸馏器不同,但功能却是一模一样的。

林七将陶瓷导管插进天锅的出水口,这才用胳膊擦了擦眼前的汗,问道:“殿下,你看行吗?”

李承乾来回检查一番,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后,他从锅中舀出两勺开水,倒进了釜体之中,随着最会会的功夫,便有水顺着导管缓缓流出,这流出来来的,就是蒸馏水。

李承乾将腌菜坛摆到导管口下,而后让林七看着点,釜体中的水要是快没了,就再加开水进去,直到腌菜坛被灌满蒸馏水才行。

“剩下的我来剥,你去东市买套甑器来,最好是陶瓷的。”

林七惊了下,猛然抬起头,看到是李承乾,也没多说什么,起身就走。

从外头拿进来个矮凳,李承乾坐在锅灶前,不急不慢的剥起蒜。

灶台上放着个木盆,是用来和面的,差不多脸大,被脱去干瘪的外衣,露出乳白的身体的大蒜,相继被丢进了和面盆中。

很快,盆中堆满了大蒜,具体剥了多少,李承乾没有数,但差不多应是有个四五百,虽然不算太多,但也够用了。

从伙房里头出来,又走到卧房窗前,李承乾问道:“怎么样了,没出什么岔子吧。”

一瓢冷水倒进盆中,将蒜粒浸泡会,泡去看不见的浮尘,而后倒进洗干净的腌菜坛中。

李承乾又将袖子往上捋了捋,拿起五指粗的木头臼子,咚咚咚的砸了起来。

在用力击打下,大蒜很快变成了泥状,这时,林七也刚好回来。

他一脸的汗,豌豆大的汗珠遮的眼睛都快要睁不开,却是也没法擦,因为怀中抱着个一米高的甑器,右手还攒着两根食指粗的陶瓷管。

甑器,是古人的叫法,后人称作蒸馏器,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掌握了蒸馏技术,等到了唐朝时,蒸馏工序已经十分成熟,与后世的蒸馏技术并无多大的差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