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目标!坦桑尼亚(2 / 6)

加入书签

再说了,高价粮已经卖了三年多时间了,也该满足了!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咣当!”

伴随着一声重重的开门的声音,印度的谈判负责人萨霍再次回到了会议室,只见他喘着粗气,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就是伊万诺维奇的对面,同时说道:

“伊万诺维奇先生,上面同意了这个方案。”

苏联之所以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其实和前些年国际粮价的变动有关系,在79年的时候,因为苏联介入了阿富汗,所以受到了美国协同多个粮食出口盟友,比如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欧洲多国在粮食方面的制裁。

之所以是美国牵头,除了美国是霸主以外,还因为美国是农业大国,也是苏联的粮食进口份额排名第一的国家。

按理说,这样的制裁应该很有效,结果最后的结果并非如此。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参与制裁的这些国家,根本就不是一条心的,就比如阿根廷,昨天刚签完合同,第二天就反悔了,然后趁着其他国家还在制裁,库库就是给苏联卖粮食,然后就被澳大利亚发现了,澳大利亚着急啊!阿根廷在家里美滋滋的数钱,我们在吃屎?这谁遭得住啊!于是也开始库库的给苏联卖粮食。

然后加拿大坐不住了,但是因为他们挨着美国,不敢库库的卖,只敢小规模的卖,而一看加拿大都开始卖了,欧洲各个国家彻底不憋了,也是疯狂的库库卖,到了一步,美国的粮商和农民遭不住了,因为美国的农业规模太大,国内粮食产量完全过剩,导致没有出口就是没有利益,他们也着急挣钱,于是一边抗议、一边在国会骂架、一边库库的开始卖,最后看到美国都开始卖了,加拿大彻底不绷着了,从小规模的卖,也变成了库库的卖。

“并且认为在未来的时间,我们双方可以继续进行类似的合作,我们出粮食,你们出武器,优势互补!”

“而且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更多!”

最终的结果,就是苏联在那一年,购买到了了比往年多很多的粮食!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的产生了,大家之所以愿意卖给苏联,可不是因为和苏联关系好,而是因为苏联在石油危机中拿到了大量的美元外汇,挥舞着绿币就是购买,谁也不能有钱不挣不是?所以苏联购买粮食溢价很重!

而这种严重的粮食溢价,也从80年延续到了现如今的83年。

现如今,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虽然苏联的外汇不算缺乏,国内经济松了口气,但是因为摊子铺垫的很开,所以整体经济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于是他们想了这么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武器“半强制”换粮食,然后达到迫使其他粮食出口国价格下降的目的。

毕竟能从印度大量拿到远低于正常价格的平价粮食,那就能减少从欧洲、从美国、从阿根廷的粮食购买,而购买的少了,价格就会跌,除非他们抱团搞垄断,但是就他们那个德行,很明显不可能抱得起来,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