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紧密部署(2 / 3)

加入书签

郑森点点头,铁蒺藜他们有的是。高衡又道:“在战壕的前方,我们应该设立四道防线,铁蒺藜只是其中一道,在铁蒺藜的后面,战壕的前面,还应该设立一道拒马防线,阻滞敌军骑兵的冲击。”

高衡在地图上又画上了一条线,这就是铁蒺藜防线,在这道防线的前面,还应该设置陷马坑,这你们应该都懂,就按照正常的陷马坑设置,密度大一些,把整个战壕前端都保护起来。

郑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这对他们来说倒不是难事,陷马坑的设置非常便捷简单。事实上,受到后世各种神剧的影响,后世的人根本就搞不清楚以前的陷马坑究竟是怎么回事,后世的神剧往往就是挖一个大坑,然后骑兵连人带马掉进去。

实际上,真正的陷马坑根本不是这样,一个士兵一天之内就能设置好大一片阵地,真正的陷马坑,大致就是一个马蹄的大小,深度约莫一尺多,里面放上铁蒺藜或者铁钉。

众所周知,战马在告诉奔驰的过程中,实际上腿部是非常脆弱的,一旦马蹄踩到坑中,被铁钉刺穿,战马吃痛不说,在惯性的巨大作用下,马腿顷刻间就会折断,马上骑士的下场可想而知,所以这种陷马坑非常实用,除非是遭遇战、运动战或者战场广大,骑兵突击点很多的情况,但凡是小规模阵地战,防守一方往往会大量设置陷马坑阻击敌军。

高衡点点头道:“可以,两家合兵一处,船只也集中到一起,可以提供更好的火力掩护,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郑森道:“高将军但讲无妨。”

高衡道:“码头阵地如何布置由我说了算,我的意思是,不仅仅是工事设施,还有包括排兵布阵和武器的使用等等,这一点你能接受吗?要知道,清军不同于兴华军以往遇到过的军队,你们福建水师也没有跟他们当面锣对面鼓地交战过,这是个可怕的对手,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郑森犹豫了一下,随即抱拳道:“那好,我答应,就请高将军做主将,我做你的副手。”

高衡道:“可以,既然如此,现在就请郑将军立刻带兵,在这里挖掘壕沟,长度一里半,将码头呈半圆形包围起来,宽两步,至少可以让两名士兵并排交错,深度要到胸口。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设置几个木板桥,跨越战壕,方便人群通过。”

扬州码头这地方面积不大,敌军要想占领码头,势必要出动兵力攻击,守军只要能守好这一亩三分地即可。他们也不用担心清兵不来,因为码头是扬州城最后的退路,如果想四面围困扬州,码头是必争之地。

“那第四道防线呢?”郑森问道。

高衡拿出一幅刚刚画好的码头地形草图,在上面一边比画一边对郑森讲解安排。

“战壕的前端要撒上铁蒺藜,我在你的船上看到过,这应该是你们的标准装备。”高衡道。

确实,水师装备铁蒺藜的不多见,铁蒺藜这种防御性武器,一般都是在守城作战中使用的。之所以福建水师大量装备,还是跟郑芝龙的出身分不开关系。

彼时的倭国水师跟大明水师多有不同,大明以火炮见长,倭国却是以火枪见长,所以两国水战模式不一样,大明就是开炮轰击,而倭国水师往往是抵近之后,排枪齐射,杀伤甲板上的敌人,然后进行接舷战,倭国那边叫跳帮战。

直接用绳索将对方的船只拉过来,跟自己的船并在一起,然后武士们拔刀,跳过船舷,到对方的甲板上进行白刃战。所以倭兵普遍携带铁蒺藜,就是为了防止跳帮战,在甲板边缘布置铁蒺藜,对方即使跳过来,也会被扎穿脚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