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风平浪静(1 / 4)

加入书签

老人家一心想儿子有朝一日能娶个书香世家的媳妇,可这柳如是个普通人家之女。全家都是老实本分的工人,生活也是温饱刚满足。但这小家碧玉的柳如也是通情达理,从未让老人家明显厌恶过。除了“那事”。

无奈缘分天注定,老人家再不舒心,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回去。

这得知柳如那事,心里的不满更是增加。老人终究是老人,万般不满,也不会让你轻易瞧见,更不会说道你。老人却非常担心依邵阳,事发后经常询问厂子里的境况,也叮嘱儿子要去医院做好检查。这莫名的担忧,让老人坐立不安。她总觉得要出事,要出事的。

自柳如进屋,她没提及任何“那事”。那事,在老人心里,是污点,是她依家难以启齿的事。她也是提点柳如,平日里少于妇人谈笑,多关心工厂里的事,帮邵阳分担一些。相夫教子是柳如的本领,可这只局限于院内。出了这围墙,柳如也是爱莫能助,只能言语分担,也无实际有用的对策。

柳如更是知道婆婆是极聪明之人,也不打算“汇报”任何情况。

(25)

有了张铭的投资,依家的厂子开始有了起色,依家也开始有了一丝笑声。可依邵阳一直刻意忘记那个还没出生就离开的小生命,与此同时,他也在想李德阳为什么没再找过他的麻烦,这并不像他的作风。但他终究是个本分的老实人,只能停留在想的阶段了。另一方面柳如身体恢复后依然每天送丈夫女儿出门,扮演着相夫教子的角色。这仿佛是她的天性,风吹雷打不动。

她已经许久没去看望独住的婆婆了。

“我待会去看看妈,晚上我们就在妈那边吃饭,你和若清别太晚。”

柳如送丈夫出门时还时刻提醒着,生怕丈夫忘记。

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消失,然而各人心里都明白,那事不提,对大家都好,都好。

“嗯,我晓得了。妈那边缺的物,你今天都给置上吧。”

“嗯”。

……

依邵阳的母亲待人仁慈,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也是极为明事理,通人情的。她不愿意和年轻人住,说是自己一个人生活习惯,舒心。丈夫去世的早,自己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儿子。想必对儿子有着深厚无比的疼爱。这疼爱往往会导致婆媳关系。这一点老人家早就知晓,故不愿同住。依邵阳对此也无可奈何。他是独子,也不得不顺着母亲的意。只能隔三差五的回妈妈家,陪陪老人。平时之余,给老人添置缺少的物品。

纵观这天下婆媳关系,想必未有十全十美的。老人对柳如并不是非常的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