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买房风波(2 / 6)

加入书签

娘给我说的媳妇是一百里外的郑家小姐,年方二八,美貌端庄,贤惠能干,家境富裕,爹是河北廊坊五品道台,两个哥哥都在朝廷礼部、工部做七品官,算得上官宦人家。我听了暗自赞同。我是五品,郑小姐爹也是五品,门当户对,谁也不嫌谁。我问娘这些情况可都真实。娘说,怎么不真实?都是闫媒婆牵的线。我问,闫媒婆是谁啊?娘说你一天到晚关在紫禁城,是啥也不知道,闫媒婆是北京九城第一红娘。我说还是得叫人再去看看。娘说还要你教啊,娘叫你哥你嫂前去打听清楚了,没有假。我心里暗自高兴。

按娘的安排,我叫人给媒婆送去我的生辰八字,又向媒婆要来郑小姐的生辰八字,再找八字先生测算,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都欢天喜地。我又带了礼品去拜见我未来的岳父。他老人家已经从道台位置上告老还乡。他很喜欢我年轻有为,一口答应这门婚事。这桩婚事算是定了下来,就等我添置房屋家具迎娶。

我不能在家多耽搁,把这些必须我亲自处理的事忙完就准备回宫,至于买房添置家具等一应杂事就拜托哥嫂。我们柳家到我这一辈是单传,就我一个。哥哥不是我亲哥,是舅哥,是位私塾先生。我全权委托他替我购买房子置办家具。我把银票留给娘,让娘和舅哥商量办。

我安排好这事就回到宫里忙差事,因为耽误了几天,编撰的很多事等着我处理,而张贵人那边也有了消息,我安排的内线告诉我,黄厨头在他坦街上的估衣铺成交了一笔古字画买卖,卖主是北京琉璃厂余记,还拿到了买卖清单,都是宫里的东西,问我怎么处理。我听了暗自高兴,叫内线别动,盯紧琉璃厂余记就是。自从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后我逐渐变得成熟了。张贵人和黄厨头联合盗卖宫里古字画不是我调查的主要事,只是突破口,我的主要差事是执行皇上密旨、弄清盗卖食材的事,不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要按照毛大臣和周爷的吩咐,耐心等待张贵人露馅,然后抓住她的把柄,盗卖食材的事就可能水落石出。

过几天,我又接到徐司房报告,说张贵人宫的大姑娘白云与阳太监是菜户。我听了大为惊喜,抓到白云姑娘的把柄离抓到张贵人的把柄就不远了。我要徐司房拿贼拿赃捉奸捉双。徐司房说这简单。我正等徐司房的消息,内务府品膳处外回事处来人告诉我,说我舅哥来他坦街了,要我马上去他坦街见他。我心里咯噔一下,出啥事啦?平日娘要见我都是托人带信到他坦街外回事处,今天舅哥怎么亲自出马?一定有大事,便赶紧往他坦街小跑。

过一会姥姥进来见了说我,崇孔你不知道你娘的心思。我这才发现还有件大事没说,就急忙把在宫里寻找六指脚的事说了,说不是儿子不尽心,实在是因为紫禁城太大、宫里人太多,大海捞针没法找,但娘您放心,儿记着这事。如今儿是品膳处总管,管着全紫禁城膳房的膳品质量,涉及范围更广,人更多,一定能找到六指脚替爹报仇。

娘这才缓过神来。娘说:“崇孔啊,娘送你进宫不是贪图钱财官位,是指望你替你爹报仇。你爹当年死得不明不白啊。娘老是做梦,梦到你爹向我喊冤啊。你爹就没给你托梦?”

我爹死那年我才十四岁,半大孩子,那时常梦到爹,这些年再没梦见爹,但不好实话实说,就说“咋没梦见”。姥姥说:“你娘老是说梦到你爹,姥姥再三劝她也不顶用。你爹死都死这么些年了,不能老是梦到啊。”

娘又说:“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你爹生前就要给你谈一门婚事,是娘说还早,推掉了,现在该谈得了。”娘掉头对姥姥说,“娘知道的,一般孩子谁不是十七八岁就谈婚事啊”姥姥说:“敢情是,咱这村小伙子二十没成亲的没啦,不信你明儿个问问去。”我说:“还早呢。”娘说:“早啥?你都二十八啦。你爹像你这年纪都娶我进门几年了。”

姥姥说:“这我记得真切。你爹那年上咱家求亲,跟在你娘身后小半天不吱声,还以为哑巴呢,傻乎乎的小样。”

前面说了我舅哥是私塾先生,虽说没有中举做官,但知书识礼,文质彬彬,是个读书人。他一见到我远远来了就喊叫着迎上来告诉我,出事了、出事了。我问出啥事?是不是娘……他说不是娘的事是你的事。我更糊涂,问他啥意思,我好好的没事啊。他说你别急。我说你才别急,慢慢讲究竟出了啥事。他说了一通我明白了,的确是我的事,是我委托他买新房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

舅哥答应了我的委托就四处寻找房子。娘的意思,我成婚后她要与我住一起,要替我带孩子,但她不想离她的娘家太远,最好挨着不远,便于有个往来。娘的娘家在县城边上。娘希望新房就在这附近不远。舅哥根据我娘的意思寻得一处房子,一处两进四合院,房主举家迁徙,一切家具也还现成,一堂红木家具。舅哥带娘去看了也满意,就与房主谈价。我虽说做品膳处总管、总编撰官,月俸银子多了不少,但时间不长,还没得过赏赐,积蓄有限,不免囊中羞涩,所以临走时留给的买房银子不多,加之原来计划先买一进四合院完婚安身,将来再说,谁知看中的是两进四合院,银子就有些紧张。

大家哈哈笑。

我在娘这儿住了三天,天天和娘、和姥姥姥爷他们聊天,无忧无虑,其乐融融。娘和姥姥坚持要替我说一门婚事,还说姥姥村里就有不少好姑娘,赵家如何,李家怎样,过几天就上门提亲去。我做了五品总管,按内务府规矩,可以娶亲成家,还给分配小院安排人伺候,便答应下来,但一再强调要说好人家的女儿,连女儿家的父母爷爷婆婆也得是好人,宫里要审查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和宫里五品官员成亲的。娘说知道啦,比你姥姥还啰唆。姥姥说啥话啊,崇孔别听你娘的,你娘比姥姥还爱瞎叨叨。我们哈哈笑。

我回到宫里开始履行总管职责。我首先向周爷请教,从他那里弄来宫里所有膳房、他坦的资料,一看吓一跳,太多,特别是他坦,说起来是外回事处,各宫各处各嫔妃都设有他坦,比如我们品膳处也在他坦街设有他坦,本来的目的是对外联系,但因为他坦街采购食材方便,宫外的厨子也好请,还能吃到宫里没有的味道,各宫处就以对外联系需要为名在他坦办起膳房。宫里除了皇帝、西太后、皇后、张贵人、赵太妃宫有膳房,其他嫔妃一概没有,御膳房也不替她们专门做,要吃可以去御膳房领用,有啥吃啥。她们往往嫌这样的伙食不合口味,也为了图新鲜和方便,便花钱在这儿办伙食,每日叫宫女、太监来领,进宫享用,顺便也买点他坦街上的吃食,比如六合义的苏造肉,带回宫里吃。内务府各处在他坦街上的膳房更多,一到吃饭点,成群结队的内务府官吏都从宫里出来吃饭,特别是那些低级官吏,比如懋勤殿、奏事处、南书房、敬事房的写字人,各处的苏拉都来这儿各自的他坦膳房吃饭。宫里有个按摩处有两百人,替宫里人剃头、修脚、按摩,包括替皇上服务,原来设在宫里,后来因为人来人往太多太嘈杂,搬到他坦街。按摩处就设有膳房。

紫禁城太大,人员太多,我一时半会也理不清,反正每个宫处他坦都有账可查,内务府会计司月月都要查他们的账,也不怕他们跑路,就慢慢来吧,当务之急是继续调查盗用食材的事。我就全身心投入调查工作。

除调查张贵人,我还有一大摊子事,选拔一批编撰官来编修御膳经典,对他们提出的疑问做解答。我从各宫抽调五十名御厨集中编修膳谱,每天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点。我正忙着修膳谱和调查张贵人时,娘叫人带话说家里有急事,要我一定回家一趟。我安排好差事就回家见娘,问娘啥急事。娘笑嘻嘻说给你说媳妇。我说娘这也算急事。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给你说媳妇就是天大急事。我笑了说娘啥时学会款文了。我们哈哈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