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武备志(1 / 2)

加入书签

《武备志》看的朱聿键连连叫绝,尤其战略层面的讲述,甚至有许多后世国际关系的影子。本来朱聿键对茅元仪并不如何重视,他见惯了文人掌兵闹出诸多笑话的段子,脑子里就有华夏古代让文人管理军队是败亡根源的潜意识。

实际上朱聿键并不知道,这个时代识字率很低,尤其是那些武将多数都目不识丁,依靠这些人去总结战略战术,或者在战争中运用什么奇谋妙计,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古代武将依靠的只是自身武勇,以及对士兵的带动作用,真正能够成为统帅全军运筹帷幄的,都那些有着较高知识层次,熟读兵书战策的文人。茅元仪就是明末不可多得的兵法大家之一,不过他的确有理论知识多过实践经验的问题,却不失为最好的军事学家。虽然在实际作战中,他可能不如卢象升、洪承畴、袁崇焕等人的手腕和战术运作,但在理论上这些人拍马也赶不上。

“止生兄来了,快进来。”朱聿键招呼着茅元仪,随后他又命人将残羹撤下,重新换了菜肴和酒过来,与茅元仪一起喝酒聊天。

茅元仪与朱聿键已经熟悉了,他并不拘于礼节,行礼后就直接坐到了对面陈式舫的位置上,将怀中厚厚一摞书递了过去。“王爷,这是我写得《武备志》,刚刚修订的新版本,有错漏处还请王爷指点。”

茅元仪这些话却并非恭维,朱聿键当初主张训练队列,并为火枪队提出的一些战术,初始他还看不明白。如今这些战术都在对农民军的战斗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彻底已经转变想法,对朱聿键相当的敬重了。

这些战术看起来没什么,却是后来数百年火枪时代的经验总结,尤其是线形战术和对火炮的集中应用,以及师团等现代军制的改良,这都是拿破仑赖以称霸欧洲的东西。

这些东西看似平凡,但在兵法大家的眼中却无比神奇,尽管朱聿键提出的都是些模模糊糊的理念,全是从电影上看来的。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正是这些理念,只要找对了研究的方向,在专业人士手中将理念变成现实并不复杂。正是因为对朱聿键的理念相当佩服,茅元仪在得知对方想要看看自己写作的《武备志》时,是带着请教心理而来的。

“快喝酒吃菜,我先看看这本书。”朱聿键招呼着茅元仪,随后接过来那一摞厚厚的《武备志》。

茅元仪所写的《武备志》包括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个部分,其中兵诀评18卷,战略考33卷,阵练制41卷,军资乘55卷,占度载93卷,是个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以茅元仪对军事的熟悉,也前后写了近十年时间。

这么多的书自然不可能一起都拿来,茅元仪所带的只不过是全书总纲,以及部分较为精彩的卷策而已。朱聿键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他催着茅元仪喝酒吃菜,自己则翻看了起来。

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朱聿键就深知军事的重要性,他也从一个事无关心的大学生,变成了事事操心的唐王殿下,对于军事他也逐渐了解了不少。如今看到这个综合性的兵书,他很快就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了。

这部《武备志》几乎是华夏两千多年战争史的总结,其中对战略、战术、阵法、后勤和运输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实际做了许多设想,绝对是当今世上最全面最先进的兵法书了,朱聿键一看之下就爱不释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