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女帝师五(41)(1 / 4)

加入书签

小简道:“君侯不妨猜一猜此人是谁。”

信王被迫腰斩朱云,废去柔桑,赐死熙平,心中已极为不痛快。昌王借口防备吐蕃,屯兵洮水,信王也调集了军队驻扎渭北,对峙已近一月。大战一触即发,两位亲王都已到了生死关头,国家社稷岌岌可危。当此时,我可没有心思去猜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玉机猜不出来,还请公公实言相告。”

小简低着头,声音虽轻,口气却甚是兴奋:“原来那小校便是唐省兰!实是先帝有灵,先帝有灵!”

我一怔,想了半日却想不起唐省兰是何人,不禁转头望着绿萼。绿萼低低道:“姑娘忘记了?当年李瑞派了一个小子来报,说刘钜托了一个玄武门的侍卫打听姑娘的模样、品行与行踪,这才在景灵宫救下姑娘的性命。当时那侍卫怎么也不肯告诉咱们刘钜的来历,给赏银也是无用。李大人也不好逼迫,因此姑娘直到离宫都不知道是谁救了姑娘。”

我恍然道:“原来是他。难道唐校尉知道薛公公是送信给我?”

一进正殿,我便垂头急趋,匍匐在地,拖长了哭腔道:“舍弟朱云弑君犯上,罪无可逭。赖太后仁慈睿哲、沉审明辨,恩赦微臣一家性命,微臣感恩不尽。”

芸儿的声音平静如水:“朱大人请起。本宫久居深宫,懂得什么‘沉审明辨’?实赖信王与诸位大臣,方能绳拿真凶,又不至牵累素日有功之人。如此宽猛相宜,实是社稷之幸。”说罢命薛景珍将我扶起来。我谢了恩,方才起身。

只见芸儿一身牙白凤纹广袖曳地长衣,发间一对素银嵌珠簪子,眸中的泪光比珠光还要闪亮,眼底尽是感激之意。当初芸儿派薛景珍传出高曜驾崩的消息,大理寺一公审,她自然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她瞟了一眼柱下站着的一个年轻内监,缓缓道:“朱大人别忘了多谢信王才是。”

我感激涕零:“是。谢太后。”

芸儿覆面的白纱已不知不觉多了两道泪痕,她的声音却毫无破绽:“退下吧,去瞧瞧婉太妃。”

小简道:“这奴婢也说不清楚,待梓宫入陵,薛公公才有工夫再去寻他。谁知唐将军早已辞官,人都不在了,这城门前的事,便再说不清楚了。”

芸儿出身卑微,既无外戚相助,又不干预朝政,宫外的故交只我一个而已。她偏偏在宫禁的时候派内监拿着贵重的信物出宫,唐省兰大约已经有所察觉,又知道刘钜在我府上,因此大胆放薛景珍出宫去。原来所有一切都悬在唐省兰挂着铜钥的指尖上,经过玄武门偶尔被推开的缝隙,才有今日的局面。

眼见已到了重华门,出了重华门便是益园,小简实在不便跟着。于是我笑道:“简公公请留步。”小简会意,停下脚步目送我进了益园,这才回转。

又到了紫藤花盛开的季节,花藤静静垂下,似春雨被齐齐裁断。紫云似锦,肆意漫铺,直到益园的东角门。我拨开紫藤花,在池边呆站了片刻。池水吃饱了暮春的绿意,中心是苍白的云天,四周是深红的高墙。原来连皇城的四季也是不自由的。

我躬身退了两步:“是。微臣告退。”

退出正殿,却是小简自带了两个心腹送我出来。见周遭无人,这才轻声道:“施大人和董大人公审朱云之事,太后已猜到是君侯所为。只是太后身边有好些信王的人,说话实在不便。大人有什么话,对奴婢说也是一样的。”

我微微叹息:“我知道。我有一事,一直想请教简公公。先帝驾崩,宫禁森严,太后身边的薛公公究竟是如何将消息传递出来的?”

小简叹道:“君侯心思缜密。此事说来实是万幸。先帝驾崩,本来宫里是只准进不准出的。小薛谎称给一贵人送人参吊命,然而那玄武门的小校已翻出太后给君侯的信物,小薛急出了一身冷汗,生怕自己被当贼拿了,不但见不到君侯,还会连累太后。不想那小校竟放薛公公出去了,又亲自候着小薛回宫,这才没有惊动人。”

我诧异道:“那小校为何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