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女帝师三(61)(2 / 4)

加入书签

时近午时,唱罢放赏。我和颖妃一面说笑一面看绿萼和淑优将箩筐里的铜钱散下去。因梁艳生和师广日不在其中,我和颖妃特别备下赏银命人送去。灰扑扑的细麻绳穿起黄澄澄的铜钱,一提起来叮当作响,就像伶人们抑制不住的笑声。

我心念一动,指着筐子向颖妃道:“有一次我去粲英宫看姐姐,看到他们在派‘敬亲钱’,也是好大一筐子。当时我没有留意,现在想来,也和这些钱一样,是新铸的。”

颖妃笑道:“这是旧年十一月以后铸的。”

我解开一根麻绳,抓起铜钱放在阳光下细细打量,又问道:“从前的咸平通宝还用么?”

颖妃笑道:“这个也是咸平通宝。”

颖妃看我一眼,诧异道:“才刚不是说了么?是五皇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况且沈姝卑微,想将孩子交给位分高的妃嫔抚养,也很平常。姐姐何必如此惊怪?”

颖妃奉圣旨将秋兰和银杏打入掖庭狱,罪名是盗药。她不知道秋兰的真正罪行,也就不知道沈姝在那以后还想将孩子交给我抚养。皇帝不愿张扬,我也不好对颖妃言明。我定一定神,笑道:“锣鼓声太大,竟没听清妹妹的话。然而妹妹为何不肯收养五皇子?”

颖妃道:“一来,他生母还在,我养着也是无趣,不过是他们母子借我的势,于我则聊胜于无;二来……”她的目光忽而清醒而冷峻,“我不得宠,那孩子跟着我,不会有前途的。既然下定决心要将亲生儿子送给别人养,何不挑选一位位分高又得宠的?”说罢双眸微合,淡淡笑道,“有传言说,陛下想封姐姐为贵妃,我若是沈姝,就将孩子送给姐姐,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她口中的“前途”和“希望”是什么,不言而喻,而沈姝也确实照颖妃所说的做了。颖妃收回目光,叹息道:“自那以后,我发觉自己对孩子的渴望远没有从前那么迫切了。我累了,再没有力气去争宠了。现在我多少有些明白姐姐为什么不愿意嫁给他。得宠、固宠、生子、争位,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真心却少得可怜……”

这固然是原因之一,却远不是最重要的。我叹道:“南梁庾域守南郑时,粮仓空虚,庾域为稳军心,在空仓上贴了封题:‘此中粟皆满,足支二年,但努力坚守’[198]。于是军民一心,终于等到北魏退兵。我朝文泰来将军在镇守武威城时,还曾借用此计。”

我掂了掂,笑道:“妹妹别哄我了。我这个不常碰银钱的人都能看出来,新铸的铜钱轻了些,何况整日与铜钱打交道的百姓?朝廷是有意放少了铜,是不是?”

颖妃笑道:“不错。”

我笑道:“朝廷收起含有足量黄铜的旧钱,放出少铜的新钱,天长日久,一入一出,便多了好些可以铸钱的铜,多少又充实了国库。”

颖妃笑道:“国家连年用兵,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我放下铜钱,一面在紫陶盆中浣手,一面笑道:“昨日回家,我听说了一件要紧的事,与妹妹有关,妹妹可要听么?”

颖妃不解:“姐姐何意?”

梁艳生展开衣袖,半遮魅惑的眼风,一旋身,袅袅婷婷地退了场。我拍了两掌,淡淡一笑:“戏文都是假的,梁旦仍旧卖力去唱,就如庾域明知粮仓都是空的,却假装满仓鼓舞士气。所谓‘守虚责实,而万事毕’[199]。看透了,才更好用力。”

颖妃若有所思:“姐姐说了那么多大道理,就是为了劝我回后宫争宠?”

“妹妹有陛下真心实意的赞赏和疼爱,何须去争?只要像打理少府一样用些心思,自然宠遇不衰。”说着笑意沉静,“圣旨在上,妹妹只当是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

颖妃嗫嚅道:“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她沉默半晌,豁然长舒一口气道,“罢了,我听姐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