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女帝师三(3)(1 / 4)

加入书签

熙平向屋内凝望片刻,目中柔情如珠光一闪:“诗曰:谁谓荼苦,甘之如荠。[2]他对你的情义便是如此。”她并没有看我,似乎也并不是在说高旸。

我和她倚在门口望了好一会儿,直到慧珠来请,熙平方道:“这里冷,还是回暖阁说话。”又对慧珠道,“这会儿都饿了,备一席素斋,待长老念过了经,请他用些。”

回到西暖阁,但见桌上摆着明火粳米粥和十几样清淡精致的菜肴。我连忙浣手,预备服侍熙平用膳。熙平笑道:“你是宫里的贵人,孤怎敢要你服侍,坐下陪孤一道用些。”

我瞥了一眼桌上一盘肥腻的鸭子,摇头道:“玉机正在服孝,不敢用这样丰盛的宴席。”

熙平道:“这是素鸭。这些都是素斋,是孤昨晚用剩下的,你不嫌弃,就坐下吃些。”

后半夜愈加寒冷,炭火渐渐熄了,熙平唤了慧珠进来添茶添香,我则起身去东偏房看望父亲。只见地上多点了两盏灯,一个青衣老僧和一个小沙弥盘坐在蒲团上合十念经。念经的声音不徐不疾,低沉细密,像一个从容不迫的梦境,将父亲生前所有的苦痛与不甘都化为乌有。青玉念珠在琉璃灯下缥缈如絮,蓦地在指尖一轮,滴的一声,如春云骤起。父亲睡得甚是安稳。

两个小厮在门口侍立,女人们都候在屋外听候吩咐。只见先前打呵欠的女人上前轻声道:“大相国寺的高僧法寂长老在里面为朱总管念经超度,请大人先不要进去。”

我点了点头,奇道:“听闻法寂长老佛法深湛,平时甚少见人,怎的三更半夜的却来长公主府来念经?他是几时来的?”

那女人道:“殿下和大人往西暖阁去不久,信王世子殿下便悄悄引了法寂长老进来。说是朱总管无故遭祸,总得有个得道高僧念叨念叨,使亡灵早登极乐。因大人在与殿下说话,所以没有打扰。”

我叹道:“他如何能请得动法寂长老?又是这时候来……”

我心中一动:“殿下昨晚用的是这些?”

慧珠在一旁道:“昨天殿下听闻朱总管殁了,当即命上素菜,不带一点儿荤腥。只是大过年的,席面也不能太难看,就做了这一桌斋。殿下心情郁郁,吃不下,连酒也没有饮过。”我心中感激,屈膝深深一拜。熙平亲自扶我起来,引我坐在下首。

一时饭毕。熙平感愧道:“你父亲是个极细心极温和的人,孤总以为这样的人是可以长命百岁的。如今这样,都是孤虑事不周,害了他。”

她没有说错。然而我对她的怨就像当年在于锦素罢官之事上对史易珠一样,虽有怨恨,却也知道父亲此番受罪是理之必至,势之必然。他既走了这条路,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一抹淡淡的怨恨,只如晴空云散,说不清是对她,还是对父亲。

那女人道:“奴婢听世子身边的小厮说,世子殿下平日里常去大相国寺听经,与长老颇有交情。且殿下发愿在寺中后院起一座新塔,再拿出五百两银子斋僧,又许诺将信王府在城外的三十顷良田拿出来为大相国寺增补产业,如此才赚得长老前来念经超度,天不亮便要回去的。”

我忙问道:“世子殿下现在何处?”

那女人道:“殿下另有要事,先回府了。说过一个时辰再派人来接长老。”

我甚是感动,胸中一股暖意沛然而生。忽听身后熙平柔声道:“世子对你的心,从未变过。他不能娶你,是有难处的。他的亲事是孤为他定下的,你要怪,就怪责孤,千万不要怪他。”

我叹道:“玉机不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