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女帝师一(45)(2 / 4)

加入书签

升平喝道:“别说了!这些男子哪有真情?”

我淡淡道:“有也好,无也罢。殿下既水米不进,有无都无从得知了。”升平咬着苍白干裂的唇,依旧恨恨不语。我又道:“夫妻多年,同甘共苦。宠冠一时,生儿育女。哪里会真的无情?终究是所求不同罢了。还请殿下三思。”

听闻情郎无恙,又有周贵妃说辞的敷衍,若这样都不能打动升平长公主,我也不知该说什么了。我要装作不知情,言及于此,已是极限。

出了漱玉斋,便去向太后复命。午膳时分,忽见济慈宫的佳期姑姑亲自送了一套文房四宝过来,说是升平长公主虽仍是不肯出漱玉斋一步,但已经肯喝水用膳了。几天过去,并没有人来探寻我与升平长公主究竟说了些什么。

二月,采薇的哥哥谢方思成婚,升平长公主方才解禁。事过境迁,我听启春说,是理国公亲自向皇帝出首,揭发了长孙谢方思与升平长公主的幽会之事。皇帝不忍苛责已经告老的功臣,便准他自行料理家事,只将升平长公主幽禁了事。升平长公主听闻情郎娶妻,只得亲自向皇兄谢罪。

升平叹道:“只有这些也已很好。多谢你。”

我又道:“周贵妃命臣女捎句话给殿下:不恶吴起杀妻,但讥张敞画眉。”

升平冷哼一声:“她还说什么?”

我恭敬道:“娘娘只说了这些,再没有了。但臣女尚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升平道:“看在你为采薇传信的分上,准你说一句话。”

三月初六是我十三周岁的生辰,各宫都有贺仪,唯有漱玉斋比别处更为丰厚。接着皇帝下旨,为表示与北燕休战议和、永结为好的诚意,将唯一适龄的宗室长公主——十八岁的升平嫁于北燕的皇太子萧云平为妃。萧云平是周贵妃的姑舅表弟,年纪大了升平十岁不止。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远嫁,太后甚是不乐。升平自己并无异议,于是这件婚事便这样定下来了。

四月初二,封若水和苏燕燕被封为从七品女巡,进宫服侍义阳公主和平阳公主。

春去秋来,寒暑易过。自从升平长公主出嫁后,宫中太平无事已有两年。陆贵妃在咸平十二年冬天又生了祁阳公主。因难产出血,身子亏空得厉害,足有好几个月下不了床,到了十三年春天方才恢复元气。咸平十三年新年刚过,皇帝又宣布将亲征北燕。太后提议早立太子,于是下廷议,群臣举奏,立了周贵妃之子高显为太子,同日封高曜为弘阳郡王。咸平十三年三月,陆贵妃便被立为皇后。慎媛多年来服侍太后恭敬勤谨,晋封为慎嫔。

十五岁的春天来得早,玫瑰亦开得早。自升平长公主远嫁,我去慎嫔的历星楼时,总能看到莳花娘子在漱玉斋打理玫瑰花圃。花芯盛满朝露,在阳光下蒸发殆尽,仿佛升平长公主流尽了失望的泪水,无奈嫁于一个并不如意的陌生男子。帝国公主的命运,大抵如此。

镜中的童颜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苍白阴郁的面孔。将笔直的剑眉精心画成温柔含糊的涵烟眉,以遮掩眼中偶尔的凌厉。双颊略染胭脂,勉强不失少女的娇柔甜美。唇角微扬,努力作出欣然微笑的神情。万缕青丝挽成双鬟,套上细细的柳叶金丝环。仍旧穿上象牙色暗藻纹长衫,系上玉带,手执一方象牙短笏。略略转身,从镜中查看衣着上的不妥之处。

我欠身道:“谢殿下。人三日不饮或七日不食,便会死去。殿下万金之躯,富有四海,又正当大好年华。何事如此倔强,偏要忤逆圣上?”

升平笑笑:“朱大人年纪还小,不会明白的。”

我亦一笑:“臣女知道,殿下向来不将这天家富贵看在眼中,便如太后宫中的那柄绝世好剑,任何富丽繁杂的妆饰都是多余的。”

升平微微讶异:“这是谁教你这样说的?”

我微微一笑:“死是极容易的,纵然殿下不在乎,也当知道值不值得。自古男儿视身家性命、功名前途远甚于身边的女子。吴起杀妻,吕不韦与春申君献姬[76],汉高祖抛弃妻子,汉武帝谴杀钩弋夫人[77]……殿下若想听,臣女这里还有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