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谁家之天下(四)(3 / 5)

加入书签

“我是晋陵太守录事参军刘康,有军国要事禀报侍中大人!”来人看到门开,慌忙站了起来,一边掏出腰牌告身,一边高声答道。

“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了?”门房打了个哈欠说道,录事参军?就是晋陵太守也不敢如此冒失。

“贱奴耳敢,这事关国家社稷大事,要是耽误了,你就是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刘康不由跳了起来,大声嚷嚷道,而且还顺手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明晃晃的剑锋直指门房,意思在说如果门房胆敢不去禀报,他就一剑刺过来。

看到这架势,门房知道大事不好,连忙叫旁边的小厮赶快去报信。过得一刻钟,小厮飞跑过来,引刘康入内。

“见过侍中大人!”

“只有两千。”桓济实事求是地答道,他只是挂了驸马这个尊荣的头衔,可惜一直没有担任任何实职,所以能掌握到两千兵马已经很不错了。

“你有两千,大少将军有五千,五将军有三千,还有袁二将军的两千,我们能调动的兵马有一万二千人。而建康城中有宿卫军六千,城卫军有一万余,城外有驻石头的五千兵马,足有两万余。”崔达开始一一算计起来。

“现在我们只有继续按照原计划一举拿下内宫。只有接管了天子和太后的圣驾宿卫,我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侯诸位将军无论是斥退幼子将军还是罢免王谢诸家,都不过一纸诏书的事情。”

崔达的话让桓氏叔侄一下子睁圆了眼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只是第一步,后来还有可以更上一层楼,历史上不是有前魏武帝这个榜样吗?

“二少将军对建康城非常熟悉,可以速领五千兵马,立即将统领城卫军的领军将军孔安国,丹阳郡兵的丹阳尹王略之和统领宿卫军的谯王司马尚之等领军将军一网打尽,迫使他们交出兵符,进而执掌城中各路兵马;大少将军领三千兵马攻陷中书省等中枢,掌握中枢要印,便于行令颂诏;五将军领五千兵马直入广景门,执掌宿卫,请得皇帝陛下和太后两位的诏书,为我们这次清君侧正名!袁二将军的两千兵马在白石监视石头等地,以防各路兵马妄动。”

“免礼,有何要事寻我?”谢安问道。

“晋陵太守桓秘勾连其侄桓熙、桓济以及逆贼袁瑾图谋造反,准备以清君侧的名义领军入建康,挟持天子和太后。”刘康开门见山地说道。

“什么?”这个消息让一向镇静的谢安大吃一惊。

“什么?我们留在城外?”袁恩叫了起来,但是却被身后的灌秀拉住了,附耳嘀咕了几句,袁恩便不再做声了。

做为合作计划的一部分,袁瑾派遣袁恩和灌秀率领两千精兵,悄悄潜入京口,换上徐州官兵的兵甲服装,不管是支援也好监视也好,反正是要跟随桓秘一起行动。这次混在桓秘的五千本部兵马中,与桓济内应外合,一举攻陷了白石,斩杀了领军的尚书仆射谢石、冠军将军谢谦等人,收拢了驻扎在那里的五千兵马,而袁恩等人更是冲锋在先,谢石等人十有**都是死在他的手里,桓秘一时阻止不及。所以这次进城桓秘可是不敢再用这支“朝歌军”了,崔达如此安排,正合他的心意

“好,那我们就依计行事,天亮前完成任务。”做为主谋的桓秘最后定音道。随即,各路人马纷纷散开,向各自的目标冲去。

而桓秘等人正在赚开凤章门时,一个人影冲到侍中谢安府门,拍门大喊道:“我有要事禀报侍中大人!”

谢府门房闻声打开门后,只见一个男子气喘吁吁地坐在门口,不由大声呵斥道:“这里是侍中大人的府邸,尔等胆敢在此鼓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