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延城决战(一)(3 / 3)

加入书签

不过曾华也不敢掉以轻心,他除了派出数千轻骑巡视粮道,加强护卫之外,还放出了民间猎兵团。这些由退伍军人、猎人、牧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小部队战斗力不可小视,他们精于小规模的伏击和偷袭,以龟兹军官兵的人头为猎物,将其拿到北府西征军营中换取不菲的报酬。

经过一个月小规模的厮杀,龟兹军顶不住北府猎兵团的人头猎杀,再也不敢派兵袭扰北府粮道了。

升平元年九月二十四日,相则在屈茨城婆罗盛寺做了三天佛事,祈求佛陀保佑后,终于率领三万疏勒联军,加上一万从龟兹各地搜刮来的最后一批男丁,以及一万乌孙国咬牙挤出来的援军,共计五万余人,向延城进发,汇集白纯的三万兵马。

曹延知道消息后,立即向曾华报信:“龟兹敌酋率大部汇集其前师,这是歼灭其大军的最好机会,请大将军速率大军西进,一举荡平龟兹联军主力。”

曾华接到曹延报信后,觉得这个小子可以出师了,他已经充分领会自己的作战意图。先前自己不愿意率领大军与白纯的龟兹先锋血拼,是因为白纯的部属全是龟兹或者其属国人组成,保家卫国的信念让他们战斗力极强。打败他们不是问题,可是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没有必要。现在相则率领联军到来了,这支由数国组成的联军,虽然人数多了,但是心却不齐了,反而更容易对付了。

“我明白,”曹延率先领悟道,“大将军对西域的战略布局恐怕从永和四年就算开始了,羌骑兵数年的活动已经让他们成为一支极具威慑力的偏师。而这次大将军先以两路骑兵让西域诸国的兵力无法集中,然后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直接攻破中路。一旦中路得手,无论是北路的乌孙还是南路残喘的诸国,都面临着前后夹击的局面,情势更加不利。”

曾华没有去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转到另外一个话题去了,“从战略和战术上讲,兵少有兵少的打法,兵少由于势弱,所以必须以战术奇正变化来改变劣势,获取局部的优势;兵多有兵多的打法,兵多由于势强,只要战略得当,战术保守一点也无所谓。但是兵多兵少两种打法都只同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将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其实这次西征,从我们占据铁门关开始,胜利就已经属于我们了。”

众将互相对视一眼,交流着各自的喜悦,然后拱手齐声道:“我等多谢大将军教诲。”

“不是我的教诲,我再聪明也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这整个方案都是枢密院参谋司斟酌完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就是枢密院参谋司的用处。”曾华笑着摆摆手说道,不过他也不是很谦虚。

“属下明白!”

九月三十日,北府西征军十万与龟兹联军八万对峙于延城东六十里处,决定西域诸国命运的一场决战即将开始。

相则终究没有等到乌孙的援军,西征军先克乌垒城,再逼近延城,把锋利的刀直接往龟兹国的脖子上递。相则接到军报后盘算了一下,明白一旦让北府军涌过延城,屈茨城和龟兹国的腹地就真的无险可守,直接暴露在北府军的铁蹄下,到时无论龟兹君臣想守还是想战就由不得他们了。

于是相则下了决心,命令白纯领三万龟兹军先至延城,与北府西征军先锋曹延率领的两万人马对战。

由于背后就是自己的家园,背水一战的龟兹将士同仇敌忾,在龟兹名将白纯的率领下,无不奋勇向前,几场血战下来,曹延居然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他只好领军徐徐后退。

白纯背靠延城,逼退了曹延前锋大军后,开始做出反击,派出小部队袭扰北府军的粮道。

但是北府西征军是赶着牛羊西进的,加上一路上“征集”各地各国的粮草和牛羊,只要占据了绿洲后对后勤粮草的要求就不高了。白纯的十几次袭击虽然烧了北府军一部分的粮草物资,但是对曹延部的影响不却是很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