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勇气与荣誉(一)(2 / 3)

加入书签

“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王猛喃喃地念道着,最后郑重地点点头,“大将军,我终于明白了。以前总是觉得大将军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无论是谁,只要一交往都会被深深地吸引,引为知己。现在我明白了,正是这种责任感和赤诚心让众多的人受到感染,无不效命与麾下。”

“景略先生不要把我说得太崇高了,我只是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死?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一腔热血!”曾华看着东边开始发紫的天际,悠悠地说道:“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只能举起数百斤,而千万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却能夷平整个华山。”

“而军主最让人敬佩的就是能以一人之力凝聚数州亿兆万民。”车胤这时不由地接言道。

曾华看着身边的王猛、车胤、笮朴,因为对自己的关切,纷纷出言劝慰自己,就是不善言语的张蚝也一脸的急切和牵挂,生怕自己一时想不开“撞到石碑上”。

曾华紧走几步,走到最前面的一排墓前。他仔细地看着墓碑上的每一个名字,上面的名字是那么的熟悉而陌生,一连看了二三十个,曾华发现这些名字的主人都是沮中长水军老部属,一个个都有印象,但却都已经忘记了他们到底是谁。

走到最后,曾华忍不住泪水长流,最后跪倒在一块墓碑前,嚎啕大哭。

身后的王猛等人连忙走上前去,扶住曾华,不住地安慰道:“大将军,请节哀。”

曾华摇摇头,哽咽地说道:“永和二年,我奉命在沮中组建长水军,四千余军士我一一面试,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些面孔还时不时地在梦里出现在在我的眼前,三千长水军从西征开始,现在还存活下来的不过一千二百四十二人。而躺在这西山陵园里的也有七百二十九人。”

“想当年,他们和我一起坦臂盟誓,举旗向西,同生共死,浴血沙场。十余年过去了,我积功位居高显,而他们得到的却只有一捧黄土。最可恨的是当年我能叫出属下三千将士一半人的名字来,但是在这里我却一个都记不住了。如此再过十几年,除了他们的亲人,谁还能记得这些烈士?”

身后的王猛等人都知道曾华是性情中人,对属下将士更是以兄弟子侄看待,要不然也不会振臂一呼,应从赴死者无计其数。

今天曾华这么一番大哭应该是这里凝重的气氛触发了他,让他一时所感才有这么一番发泄。

“大将军,太史公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些人能跟随大将军,报效国家朝廷,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总比碌碌亡于乱世中要强多了。”笮朴的一席话让曾华慢慢地平静下来了。

“当年我站立始平郡的南山(秦岭)脚下,看到遮天蔽日的蝗虫,看到满道的尸首,还有那满地的哀号,我当时充满了绝望,我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从西域逃回来,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我不停地反问着自己,但是当我持刀杀了第一个赵军军士之后,我心里明白,不过怎么样我先要保住性命。当我随着两位兄弟以及数千流民逃到荆襄后,深得刘公和桓公器重提拔,逐渐为高位显官,而且我也逐渐发现自己的才干,上马打仗,下马治民,诚惶诚恐,唯恐有失其职。”

说到这里,曾华不由地拍了拍身后的墓碑:“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跟随我后,我也知道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