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塘沟之战 1(3 / 4)

加入书签

正当曾华在那里无限遐想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声音打断了他。

“军主!”开口的是第三幢幢主徐当,今天他是值班中军官,刚检查完队伍回来。

“定山,我们到哪里了?”曾华回过神来,看着月色下的成都平原问道。成都他以前来旅游过一次,但是他丝毫还是感觉不到他比较欣赏的“成都味道”。妈的,这上千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嘛!

徐当连忙回答道:“回军主,我们刚过白马滩,前面五里是老鸦林,离成都不到百里了。”按照曾华制定的值班中军官制度,所有的情报信息除了全部汇集到车胤领衔的参军署,由于值班中军官负有警卫中军枢要的重任,所以一些重要的情报也会抄送一份给他。

“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天亮之前能赶到离成都八十里的双子滩吗?”曾华问答。

大家闻言都停止了争吵,把目光投向了护前军、长水校尉曾华。大家心里都明白,西征大军今天这么轻易地来到成都以南,离丰功伟绩近在咫尺,就是因为这位西征军前锋以及他一手练出来的三千勇猛无比的长水军。曾华一路上的表现已经让大家清楚地明白,这位长水校尉在西征大军的位置有多重要了,估计没有曾华的赞同,西征主帅桓温是不会同意任何建议的。

刚才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没有参与到两票人马争议之中的曾华抬起头,看了一眼大家,微微笑道:“我军历时三月,行程上万里,已经深入伪蜀腹地,孤悬于强敌环视之中。现在的时局大家也都很清楚,成则大胜,立不世之功,败则全军覆灭,无一幸遗。”

听到这里,桓温、周抚、司马无忌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值此万险之际,我们还能分兵吗?我们现在仅余万人(实际上只有八千多人),而且转战万里,有如强弩之末,如不合力一气攻克成都,我们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如果分兵,属下士兵会怎么想?他们大多不会理解我们的分兵之策,只会以为我们力竭而散逃。如此士气大衰,人心涣散,还怎么打仗?再说一旦分兵两路俱进,每路都实力大减,更难与强敌抗拒。一旦挫于途中,就是孙武再世恐也无计可施了。”

说到这里,众人一片沉默,看来已经被曾华的话给镇住了。看来还是要多学点辨证法,要多站在事务的正反两面来思考问题,选择结果最佳的一面。回去之后有空得给自己的手下吹吹黑格尔了。

徐当抬头看看天色,已经过了三更天了,二十里地应该可以在天亮前赶到,他对长水军急行军的速度还是有信心的。

不过现在的曾华只是闪过那么一些“怪念头”,随即继续他话题。

“如今之计,唯有全军上下一心,奋勇向前,拼死一战,方有取胜的机会。桓公,我建议全军丢下一切辎重负担,只携三日之粮,以示不胜不还之心,趁伪蜀涪水重兵还未回防之际,继续北上。我长水军愿继续为前锋,突前三十里,与大军前后呼应,直驱成都!”

桓温闻言大喜,传令全军丢弃多余辎重,轻装上阵,依然以长水军为先锋,从彭模出发,取道江北,直取成都。

永和三年二月初十夜,在彭模以北的岷江东边,一支军队在急行军。

看着眼前的一列队伍急速却又保持队形地行进在月色之中,曾华不由地有点看痴了。这支军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了,融合自己所有的心血,也渗侵着自己在这个世界属于“独特”的思想。它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也是自己在这个世界最坚实的依靠,在自己的梦想里,它要肩负的任务还很重,走的路还很远,现在它的骨架和思想已经建立起来了,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开始慢慢成长起来,而且自己将会慢慢地不惜一切为它充实羽翼,让它成为一部拥有最先进科技、最严明纪律、最有效战术、最完善体制的战争机器,它不但战无不胜,而且拥有自己的思想,知道为什么而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