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蜀道难 第二百七六章 【准备】(2 / 2)

加入书签

而后便是制甲。黄杰又去来一套看表面该是皮革质地的甲胄道:“至于护甲,一如军制,分为鏖兜、身甲、肩甲、臂甲、胯(裙)甲、腿甲六件套,外以皮革为表。内衬冷锻钢片,轻便耐用,也不惹眼。”

说完便也还是用花大郎做人样子,一件件与他穿了,穿好之后倒也瞧出这套甲胄采用的还是宋军规制的扎甲外形,皮革表面的颜色也染成了宋军标准的褐红色。花大郎本来就身高体长,穿上这套甲后倒也是英姿飒爽,好不威风。

与花大郎穿好后,黄杰便也拿出各个部件与众人讲解,这孙家出自西军,早年曾俘获西夏匠人,学得了西夏冷锻钢的工艺,如今又得了黄杰提供的倒焰炉工艺,便把两者合二为一,制出了一种非常坚固的超大型冷锻甲片,最薄不足三分之二厘(一厘约三个毫米左右),于是就把这种冷锻甲缝制在革甲内部,这样既加强了革甲的坚固,也可把甲片隐藏起来。而且在甲片之下,还包裹了一层丝绸内衬,可防破甲。

说完制甲之后,黄杰又拿出了许多零碎,其中不少昨日都见了,黄杰倒也不厌其烦道:“至于战术装备,大致有手套、足套、战靴、兵工铲、饮水壶、携行具、小食袋、火器袋、兵器袋、野战短刀、餐刀、弓囊、箭壶、火炬袋、战术背囊等,这还是第一版的安排,日后会视情况增补。”

说完便瞧见黄杰拿了这些东西开始与花大郎装备,手套、足套、战靴这些倒也好换,而后就瞧见他将几根皮革带子制成的携行具套在花大郎身上,然后将上面兵工铲、饮水壶、小食袋、火器袋、兵器袋、野战短刀、餐刀、弓囊、箭壶、火炬袋这些纷纷挂在了携行具上各处的金属挂钩里,居然很是井井有条。

最后才将那战术背囊拿起,并打开道:“这个战术背囊里,初时只放一条毛毡毯和一张油布以及一件油布制成的雨衣,预留了一半以上的空间可以存放些其他的东西。”

就见他取出了毛毡毯、油布和雨衣与大家看了,又装回去并将背包让花大郎背上,还道:“若是平时不需着甲,还可以将全身甲卸下装在背包里。”

说着又让花大郎脱了身上的东西,现场演示起来,只见将背囊里的毡毯油布取出后,果真可以将整套制甲都装进背包里去,而后又见黄杰从背囊上扯出几条绑带,又把毡毯油布等物绑在了背囊顶上,再让花大郎背着来看,倒也轻便。

还有那兵工铲、饮水壶之类的东西,在脱去了铠甲之后,也是可以将携行具穿在身上,然后将这些什物都扣在上面的。

演示完了这些标准装备后,黄杰这才让黄大郎歇了,走到兵器架旁都:“至于兵器方面,标配是每人一副组合弓,一壶三十六支破甲羽箭,一把短兵、一把长兵和一套短矛。短兵主要就是刀剑棒三种,有需要时可将兵工铲的铲把拿来组合加长,长兵是九尺的战矛长枪和骑枪,以及一套六枚二尺二寸长的短矛破甲锥。”(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