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二章 【拆屋】(3 / 3)

加入书签

****

不好意思,除夕将近事多,待进了正月定不忘飨食各位书友。

此外,换了个新简介,还望大伙儿给些建议!

当即万家三人都上来看这简图,发现要拆掉的木屋并非连片。其中三十二座小屋围成一堆,处在东南最外围,周围画了一圈虚线注明是围墙,正好与万家原有庄子间隔三里,互为守望之势。

中屋十二座却是四散分布,每一座周围的木屋都被打了叉叉,空出许多土地来,至于六座大屋倒是紧靠万家庄子的南面,也用虚线圈了起来,题写作坊一期的字样。

三兄弟瞧了,万年松和万年竹对视一眼后,都来瞧万年青,他便苦笑着点点头,对黄大郎道:“拆便拆吧!都做的卯榫,并不曾用钉,拆起来也快。”

卯榫费工费料,用钉却能省了许多工料,这话意思也是暗示黄大郎,万家人做事务实。

随后黄大郎又让孙立拿出一张图来,展开与众人看。只见这第二张图顶上写着“万黄联庄一期规划远景图”,图上一左一右画着两个粗略的庄子图样,然后十二座中屋周围却用网格线画出了扩散区域,注明了是鱼塘。大屋上的作坊一期倒是未变,只是在三座大屋上面注明是养殖区,另外三座上注明的是加工区。

三人一看都是一愣,万年竹道:“大郎,这鱼塘是何意?不是要用来饲养猪羊的么?”

黄大郎又让孙立拿来一张图,这图显示的区域更大,便道:“庄子周围,方圆五里之内的田地,都是耕作经年的熟地。俺问了这些日子搭建屋子的匠人,得知这一带掘地三尺都是熟土,用来养猪羊岂不荒废?所以,俺便决定掘地三尺,将熟土全部运至回龙山下的下田铺撒,这样下田便成了上田,种植粮秣收益不减。”

万家三兄弟听了都是大惊,他们脑中一时还真转不过这个弯来,还是万年竹问道:“大郎,这上田的熟土搬去了下田,果真能让下田变作上田?”

“这上田下田,区别在何处?如今说来舅伯不信,明年便知了!”黄大郎也不理解其中确切道理,只是在奇梦中瞧见过后世之人居然在巫山巴东的绝壁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水坝,将滚滚长江之水拦截下来用做什么发电。

不过这不是重点,他所得奇梦主要是讲如何将江水淹没之地的熟土搬运去了生地造田的法子,自然叫他记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