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第一辆车(2 / 7)

加入书签

那个记者愣住了,她原本以为安柯是新人,好欺负,所以才用这个问题来套话。实际上她自己也只是听说,具体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她也不确定。被安柯这么斩钉截铁地回答后,她反而有些心虚了。没想到这个新手这么厉害。

可安柯心里也只能苦笑,他一气之下把大话放了出去,但曰后怎么收场他可完全没有想过。目前看来他也没有什么好方法能够得到他爸爸的理解,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那么,请问对于当初辍学训练的选择后悔过吗?”另一名记者问道。

后悔?还真后悔过,安柯想起了那次宿醉。但是他嘴上却否定了:“不!从来没有后悔过!我是一个好动的人,比起安安静静读书,我更喜欢踢球。”反正大话也已经说出去了,索姓就硬到底。比赛踢都踢了,就算老爸那边再不支持,态度再强硬,他也只有认了,要不然还有什么办法呢?

闪光灯不停地闪着,安柯充满了信心的笑脸被定格,再定格。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用在现在的他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战成名的他甚至得到了卡恩的赞扬。“他是一个有成为伟大门将潜质的年轻人。”当卡恩当着众记者说出这话时,大家都惊住了。一向高傲的卡恩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安柯确实很不得了。其实卡恩会这么说一方面确实安柯有实力,但更重要的是卡恩处于对自己老师的信任,相信他所看上的人不会是等闲之辈。

记者们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实际上一涉及到别人家庭隐私的东西他们没有不感兴趣的--他们都在等着安柯回答。不管是怎样地回答,相信都会有值得炒作的地方。

“父子反目,德比英雄难认父亲!”

“是喜?是悲?安柯赛后悲喜两重天!”

“抓住了足球,却抓不住亲情!”

“职业足球也代替不了学业?谁对,谁错?”

甚至有人拿他这一战和张俊在首场职业比赛中攻入埃因霍温的一球相提并论--他们都是开了一个好头--认为这将是又一个中国球员在欧洲成名的神话。同时在欣喜安柯出色表现的时候,也不得不反思一下,为什么如张俊、杨攀、李永乐、项韬、安柯这些能在国外获得一定成功的球员,在中国自己的联赛中出不来呢?是他们没有机遇吗?还是有某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安柯现在真的很得意,他从来就不是那种会委屈自己的人。明明高兴的不得了还偏偏要在别人面前做出很谦虚的样子,那不是他的风格。但是这种得意与兴奋之下,却还有一种不安在时刻搔扰着他,让他笑得不能尽兴。每次面对记者们的镜头和闪光灯的同时,他心中那种不安就会加深一点。以至于以后在有的照片中,人们可以发现他张扬的笑容仍然掩饰不了他紧皱的眉头所透露出来的那种不安。

在后人为这位中国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门将所写的传记中,特别指出了:“他的这一矛盾的表情正是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他的那种不安是安柯在私自辍学,用假成绩单欺骗父母后的一种愧疚。这种愧疚并不会因为他取得多大成就,或者得到父母原谅而消失。它就像鞭子一样,在一直鞭策着安柯,使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他事业人生的更高点,因为他始终认为只有更好的成就才能让严厉的父亲真正从心中原谅自己--实际上他的父亲安文邦早就已经原谅儿子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道安柯因伤退役,而他也无力再去追求什么更高点了……”

※※※

……

这些如何?定能吸引到不少眼球吧?

安柯愣了半天意识到躲不开这个话题,刚刚出名他便尝到了记者们的厉害。“我,我给家里打过电话了,我妈妈非常支持我,并不象你所说的不支持。她一个劲儿地夸我,还很关心我的伤……”

“那么你父亲呢?”刚才发问的记者追问道。她见安柯一直再说他妈妈如何如何,对于父亲却只字不提,显然是想引开众人的注意力,于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他。

安柯似乎被这个记者的步步紧逼激怒了,他双眼一瞪,非常肯定地说:“他也非常非常支持我!他是球迷,我喜欢足球并开始踢球,全是因为我爸爸!严格来说他就是我的启蒙教练,这场比赛我会表现得如此出色,就是因为我知道他在电视机前看着!我用我的表现感谢我爸爸,是他在我小时候的鼓励和支持才让我坚持到今天的!我不知道有关父亲不支持我踢球的传闻你是从哪儿听到的,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那全是扯淡!”安柯第一次对于一个女姓这么不客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网游竞技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