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巨变之始 (十三)(2 / 3)

加入书签

一旦掀起争端那效果绝不会比去年的场面差哪去,这货可真是六七点钟的太阳,耗都能耗死所有人,打蛇不死就等着将来呵呵吧。

如果放手不管天知道千亿美元在手的梁远会搞出什么,远嘉膨胀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快到让人措手不及难以置信,好在某人看起来没啥其他心思,努力把远嘉的前途和共和国的前途绑在一起,大佬们自然顺水推舟给个名头随梁远折腾去好了。

倒是宁雷和熊伟信对远嘉的财务压力有些担忧,问及梁远时梁远哈哈一笑,说国产台风项目前三年的累计投入不过四十亿人民币而已,不扯共和国那虚得没啥底气的汇率,想来五亿美元的含金量足以顶得上四十亿人民币,过几天就让宁叔和伟信叔叔见识见识,真正的天才是怎么在半年内搂到五亿美元的。

坐在办公室内,迎着明亮的朝阳,熊伟信虽然和郭万君满面春风的谈论着氪金石船舶设计所的未来,心里却在琢磨着梁远所言的半年搂五亿美元的豪言。

时至现在,鉴于某人辉煌的过往记录,就算梁远吹牛也没人会去怀疑,比如现在的熊伟信虽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才能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搞到堪称巨款的五亿美元,但绝对不会去怀疑梁远能否办到。

由于梁远大开嘲讽狂喷着上一任国安部长还在太平洋对岸潇洒快活,老子的企业可不能被王八蛋随意出卖云云,结果整个计划只有宁雷,熊伟信,梁远,宁建中,耿清华,最高那位这六人单线知晓,这份由梁远提出,经熊伟信和宁雷完善的计划被命名为日蚀。

当然,日蚀能被高调通过梁土豪的壕无人性才是最主要因素,梁远承诺不算黄埔船厂的技改投资,从明年开始远嘉将在黄埔船厂首期投入十五个亿,三年累计投入不少于四十个亿,五年累计投入不少于六十个亿用于国产台风的研发,如果五年还搞不定以后每年扔二十亿啥时候搞定啥时候结束,梁土豪彻底发狠了,不管苏联那边能否坑蒙拐骗成功,反正不把保卫远嘉南海油气资源的核动力特种水下运输船氪出来绝不罢手。

面对梁远高仿伟人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言论,熊伟信和宁雷彻底被镇住了,伟人的话只是豪气而已,伴随着梁远所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是远嘉每年二十亿的巨额资金投入,什么时候核潜艇入役远嘉什么时候缓和高频投入,面对梁远这个决定宁雷和熊伟信几乎都忽略了豪气,觉得扑面而来的只有壕气。

如果算上黄埔船厂的技改投入,梁远在五年之内对军工领域投入不会低于百亿人民币,如果核潜艇研发过程不顺利,以后每年共和国的军工领域将多出来二十亿纯粹意义上的研发资金,不用考虑人头费,不用考虑医疗退休之类的福利开销,这二十亿资金中的每一块钱都将被真实的砸进研发领域的第一线。

上一年度,共和国全年的财政收入不到二千七百亿,全年军费投入二百六十亿出头,此时共和国的人口号称十二亿,两千七百亿的财政收入要面对十二亿人口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二百六十亿的军费开支面对的是全军三百万将士,六千架飞机,近万辆坦克,数百艘大小舰艇,第二炮兵,近百所军事院校后勤机构医疗机构,大大小小近千家军工院所厂等庞大的人员和机构花销。

“郭工,这次东风下海项目组横跨海陆两军干系重大,因此我领导的国安行动处将从国安体系中暂时独立出来,成立针对东风下海的专项保卫机构——共和国两栖情报总局,以后黄埔船厂以及东风下海项目组的情报反谍工作都由两栖情报总局负责,郭工的正式证件将在下周做好发放,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和郭工合作愉快。”

郭万君连连点点头,微笑着握住了熊伟信伸过来的大手。

对比这些沉重的数据,就会明白日蚀计划被通过的主因,二十亿砸进科研第一线,知情的几人都清楚,这可能相当于原本实际科研经费投入的十倍甚至更多。

知道日蚀计划的几人都是人尖子,梁远绕圈子赞助共和国军方的意图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甚至把梁远砸钱视为力挺老丈人未来的仕途也不无不可。

这每年二十亿的研发经费,明显得经过宁雷主导的那个军工新标准立过规矩之后才能拿到,这里边的意味不言自明,但是难得梁远把事情干得大义凛然公私两便,让人挑不出什么错处。

当然,最让人无语的还是某人一把骰子扔出千亿美元油气资源这种事实,就算共和国高层面对这种逆天的位面之子也颇有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对远嘉这种羽翼已成,甚至根基在海外的初生财团,粗暴收回南海资源那是弱智才会做出的选择,哪怕不考虑宁建中,宁雷,唐婉以及背后的人际关系执政信誉等等,远嘉的反噬谁去承受?谁能保证三年前敢倒卖F14战斗机,一年前敢卖掉民主德国一个国家的梁远会乖乖听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