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心思(3 / 3)

加入书签

最早发生案子的小庵,听说一月里也难得有十来个香客,罗妇人暂居,在出了事之后离开,庵中的师父也不会觉得怪异。

反倒是罗妇人落脚的地方越来越偏,直到去了静心庵这样彻底没有尼姑的地方。

附近寺庙庵堂虽多,也有废弃之处,但像静心庵这样已经没有人了,但厨房里还留下些米面的地方就极少,这大抵是罗妇人会出现在宁国寺的缘由吧。

无人知道她是凶手,衣衫整齐,向师父们要一些果腹的干粮,夜里就宿在山中空荡荡的某处寺院里。

“京郊庵堂寺院这么多,她要是白天还去其他大寺里寻吃的,那要找到她,可是不容易了。”谢筝喃喃道。

“看来这几个月间,她一直都有住处,有吃食。”陆毓衍沉声道。

听他这么一说,谢筝也有些明白了。

罗妇人若无处安身,这几个月下来,离开家门时穿的那身衣服早就不能再穿了,身上也有会味道,而谢筝什么都没有闻到。

此刻正是一年间最热的时候,罗妇人起码在一两日内是梳洗更衣了的。

勒死那么多人,手上劲儿不小,罗妇人也不像是挨饿了。

陆毓衍又和他们说了静心庵里的情况。

静心庵是在宁国寺之前,最后报上来的一处案发之地。

庵堂断了香火有小半年了,陆毓衍前几日去探查过,大殿、厢房、厨房里都乱糟糟的,一副破败样子,厨房外堆了些受潮的柴火,看灶底的状况,又像是半个月间有人烧过火的样子。

“当时有猜过,是不是行凶之人动过炉灶,眼下看,只怕是她在庵堂里住过一些日子,直到那个被害的妇人来拜佛,她行凶之后才匆匆离开。”陆毓衍道。

谢筝在进京路途中,也曾向一位老尼讨过吃食,她想,那些香火不盛的庵堂,倒也是个不错的藏身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