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法兰西的空军部队(上)(2 / 3)

加入书签

仅仅数周之后,拉瓦锡便以碳(c)和水(h20)两种廉价原料,通过加热的方式,在实验室里成功研制出1种新式的制氢气方法。

很快,位于莫顿的航空技术研发中心,成功复制了拉瓦锡创作出来的制氢新技术,并投入到实际运用中。

莫顿,位于瓦兹河畔,属于平原与丘陵的结合部,距离巴黎市区大约20法里(约80公里),乘坐长途马车需要56个小时。

就在众人气馁之际,库泰勒主动站出来,提出要修正气球的军事用途,即3项主要任务:侦察、传递信号、抛撒宣传单。

基于此,氢气球团队彻底放弃了1百多年之后才会真正成熟的内燃机动力装置,库泰勒等人继而集中了全部技术力量,搞出技术相对简单的地面绳索系留气球。

不久,前来视察的两位国民公会代表,莫尔沃和卡尔诺欣喜的看到1个可以在空中悬浮长达8小时的氢气球。

至于气球的移动与转向问题,库泰勒通过人力来解决。他命令2十名士兵连拉带拽气球上的绳索,在1片旷野上轻松跋涉了2千码距离。

身为化学家的莫尔沃,与数学家出身的卡尔诺,都属于典型分技术官僚,他们清楚这座名叫“创业号”的氢气球,已经具备了实用的军用用途。

但在高兴之余,两位代表联合提出了有1个技术难题,那就是需要解决氢气制造成本的问题。因为救国委员会中的主管财政康邦委员已经下大了最后通牒:拒绝支付1切超预算的费用!

当下制氢气方法主要是用生铁和硫酸反应,需要搭建巨大的反应炉。建造炉子当然不贵,充其量就是费点时间。

所以问题的关键,硫酸的价格昂贵,加上作为英国人的禁运,使得硫酸在战时极度短缺,很多时候有钱也难以买到。

好在战争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在库泰勒的积极申请下,莫尔沃和卡尔诺联合说服了治安委员会,给予关押卡姆监狱的拉瓦锡院士1个独立的实验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