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竹筒饭文化(1 / 2)

加入书签

吃这样的竹筒饭又颇有些讲究,要先用刀刮去竹筒表面被烧黑的外皮,再用刀背轻轻地反复敲打竹筒,使竹皮与里面的糯米饭彻底脱离,然后用刀在竹筒口划几道小缝,并逐片剥去竹皮,这样就可以吃到一条由竹壁膜包裹着的糯米饭了。

“你们都说的很对,俗话说”食在华夏,吃在天府”,天府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名扬天下。天府竹筒饭首先用竹讲究,一般选用一年生青竹,这种竹汗多,肉质嫩,颜色好,烤出的竹筒饭特香。

其次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采用优质香米、糯米、早米,加入盐和特别调味料等灌入青竹,然后用茶叶封口,放在温火上慢慢翻烤,20分钟以后,竹筒便发出滋滋之声,这时一股股浓浓的鲜香味儿便从淡淡轻烟中沁入心脾,经常惹得人们闻香止走。

等竹筒不冒烟,且有些焦糊时,饭便烤好了,竹筒香饭香,美味可口。”杨吉斌解释完后,对着其她人说道:“你们别呆着呀!这边还有的是竹笋串串、鱼串,想吃什么烤什么吃啊,这竹筒饭我来烤,这很需要技术的哦。”

“好了吗?我都闻到香味了,还不能吃吗?”尹春兰等一个劲催,眼睛看着火炭中的竹筒,鼻子闻着里面飘出来的香味。

竹筒饭,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用山兰稻(一种旱稻)冲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

竹筒饭的煮法颇具有野炊特点,即砍下一节竹筒,装进适量的山兰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时,饭就熟了。劈开竹筒,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用餐时破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

如果把猪瘦肉混以香糯米和适量盐巴放进竹筒烤成香糯饭,异香扑鼻,是招待贵宾的珍贵美食品。当然。这都是一些笼统的说法。竹筒饭在全国各地均颇为流行,其做法更是五花八门,风味自然也是千变万化,制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通调整。

“我以前出差的时候吃过一种黎族竹筒饭,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黎家竹筒饭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黎家”山兰酒”,咬一小口竹简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尹慧妍回想起以前自己吃过的美味竹筒饭,至今还觉得回味悠长,口舌生津。

尹慧兰接着话题说道:“其实咱们天府竹筒饭也很有特色啊,以前在餐馆里我就吃过好几种。据我了解,竹筒饭有四种:野味饭、肉香饭、黑豆饭、黄肉饭。其中最佳的要数野味饭了。适合做野味饭的几种野味是鹧鸪肉、鹿肉、山鸡肉、山猪肉、蛇肉、黄肉等。以黄肉做出的饭味道最鲜美。”

“别急呀!没听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吗?慢慢来,再等一会就行了。”杨吉斌无奈地说道。火堆里面还埋着一只野山鸡,做成了叫花鸡。边上还有两煲汤,用竹笋干等熬制的,味道应该也不错。

伴随着阵阵的米香在林间飘荡,奶白的泉鱼汤在锅里不断滚动,生姜、八角和花椒的香气已经和鱼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了。

另外一个锅里,金黄色的鸡油在汤锅里不断翻腾,热气腾腾之,雪白的鸡块、兔块和松茸格外显眼,让人看了一眼就不舍得转移视线。

“尹老师,你可真是有福是人啊,长这么大了,我也就吃过几回自产自销的竹筒饭呢。不过嘛,相信这里的竹筒饭绝对不比你吃的那些个差的。”杨吉斌嘿嘿一笑,山人自有独家秘方,保证各位看官一会吃的狼吞虎咽。

“我自然相信你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我国的各种特色小吃那是五彩缤纷。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味的嘛!”尹慧妍也笑着说道,明白杨吉斌是想卖弄自己的厨艺呢,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当然给面子的附和起来。

“好啦,好啦,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赶紧的快弄好了,都被你们说得肚子咕咕叫了!”一旁听得认真的尹春兰,那副猴急样,看着就让人发笑。

说到美食,拥有几千年光辉灿烂文明的华夏,在当今世上那是首屈一指,就如《舌尖上的华夏》众多精彩绝伦的各地名吃,那是数不胜数。专说这竹筒饭最好还是用香糯竹,是滇南特有的珍贵稀有竹种。这种竹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有机元素和微量元素,具有特殊的天然香味的香竹黄酮更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等自然保健功效。其双层内膜将香米饭紧紧包住,特别方便食用。

竹节细长,壁内有一层香气扑鼻的竹膜。用竹筒煮饭时,先将香糯竹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节做竹筒底,把事先洗净并浸泡过七八个小时的糯米或紫糯米放入竹筒中。倒入一些清水,用芭蕉叶或竹叶塞紧竹筒口,把竹筒架起来在火上烧烤,当竹筒里的水分干以后,再放平用文火翻来覆去地慢慢烘烤,不久饭就可煮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