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上)(2 / 4)

加入书签

“几位爷,哦,还有二位小姐。您尝尝我家的馄饨,包您吃过忘不了。”

柴东亮闻到香味,也觉得食指大动,点头道:“老人家,一人一大碗。”

老头一看他们十多个人,连忙用布把桌子、凳子又擦了一遍,招呼客人坐下,自己跑去煮馄饨。

虽然已经是阳春三月,但是夜里还是有些寒意,片刻之后端上五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奶白色的高汤拍着木耳、黄花,上面还码了几片在汤锅里煮熟的山药片。

老头点头哈腰的道:“这锅里不能一次煮太多,要不然就坨住不好吃了,先上五碗吃着,我接着煮。”

时候不大,杨士琦头一个跑了过来,他是风流才子一向把秦楼楚馆当做自己的家,每天都是早上天亮了才睡觉,来安庆是有正事儿要办但是习惯难改,所以一夜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烙烧饼。过了片刻,宋教仁、北一辉也穿戴整齐了,他们俩商量了一夜如何拉拢柴东亮加入国民党的事情,反复的推敲每个细节,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向柴东亮摊牌。一刻钟之后,莫小怜也穿好了衣裳梳洗完毕过来了,她姐姐贺莫氏是旧派人物又是已婚的女人所以就不凑这个热闹。

最后一个是吴美琪,一边走还一边被哥哥吴锦堂埋怨,嫌她梳洗打扮的时候太长了。

莫小怜、吴美琪的出现令杨士琦的眼睛一亮,他拍着手叫好道:“好,好,才子佳人,天生绝配,都督好眼力啊。”

一句话令两个女孩的脸都羞红了,心里却甜丝丝的,对杨士琦的印象顿时好了几分。

“杏城先生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柴都督正当建功立业的时候,自当以冠军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做榜样,光华兄英雄年少,怎么会在儿女之事上分心呢?”宋教仁这两天和杨士琦明争暗斗,斗嘴都成了习惯,全然没有注意到,两个女孩正要刀子般锐利的眼神狠狠的瞪他。

柴东亮只是凑趣的笑了笑,然后招呼大家去绣锦街吃夜宵。方清雨带来几个卫兵,穿便装腰里插着自来的手枪担任警卫。

走出都督府就到了街市,到处是黑灯瞎火时而有野狗窜出来,把莫小怜、吴美琪吓的哇哇大叫,不知不觉的走出了一里多路,就看见一条长街灯火通明,每间临街的房子都挂着红灯笼。

已经是凌晨三点多,记院的灯不到天大亮是不会熄灭的,但是这个时候记女要么是被客人下帖子接走了,要么是屋里已经有客人,绣锦街最热闹的时候已经过去。只是偶尔可以看见几个三四十岁的土娼脸抹的煞白嘴唇涂的像喝过血,怯生生的躲在墙角拉客。这些年老色衰的土娼已经吸引不到富家公子的青睐,只好租间小屋作起了“半掩门”声音,如果到了后半夜还没有熟客上门,就跑到绣锦街来碰碰运气。

古旧的馄饨挑子,旁边摆了几张小方桌和小方凳,漆皮已经脱落斑斑,但是被擦拭的一尘不染,杏黄色的幌子虽然被洗的发白却不粘半点油腻。

离馄饨摊子老远,就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味。卖馄饨是一对老夫妇,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正在翻来覆去的数着为数不多的几个铜子,一个老婆子在包馄饨,手法麻利无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