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敢死队(1 / 2)

加入书签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无数拳头大小的石块从天而降,最先冲进壕沟的数千名乌恒骑兵当场被砸得头破血流,横死在沟底。

从武城前线撤回来的投石机早就布好了阵地,抛投石弹的仰角和方向都是事先调整好的,就等着敌人往里面钻呢。

投石机的攻击只进行了一波,就足以将冲进壕沟的乌恒骑兵全部消灭干净,已经没有再进行攻击的必要了。如果继续连续不断地攻击下去,会将壕沟垫高,反而方便了敌人。

蹋顿气得跳脚。虽然歼灭了一队汉军步兵,但那队步兵摆明了就是过去送死的,而他的族人已经伤亡了两万人,前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汉人挖下的陷阱。

乌恒人大多认死理,不会轻易服输,蹋顿也是这样,他不会轻易言退。当然,他也可以下令大军原地扎营,等天亮以后再展开攻击。但是袁绍对他们全族有恩,蹋顿是个知恩必报的人。汉军在这里阻击得越厉害,说明邺城就越危险,所以蹋顿不能等到天亮,他下达了继续进攻的命令。

步兵对骑兵本来就处于劣势,而冲出来的这队汉军步兵只有三千人,他们面对的是八万多穷凶极恶的乌恒骑兵,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他们是史涣和王威预备的敢死队。他们将用自己的生命迟滞乌恒骑兵的前进,为壕沟内的其他兄弟顺利撤进第二道防线争取足够的时间。

战争是无情的,这些士兵都非常年轻,许多人还没有成家,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迎向汹涌而来的乌恒骑兵。距离太近,乌恒骑兵也来不及再弯弓射箭,纷纷抽出弯刀,怪叫着杀向这群汉军步兵。

许多汉军步兵在乌恒骑兵的第一波冲击下,就因为承受不了战马的巨大冲击力而骨断筋折,很多人都口喷鲜血,五脏六腑都被震碎了。幸亏下来的人都毫不犹豫便挥舞起手中的长刀阔斧,上劈骑手,下斩马蹄,一时间人喊马嘶,杀声震天,惨叫声、呐喊声、悲鸣声、利刃入肉声、痛苦的哀嚎声响成一片。

因为弓和弩的不同特点,前面几轮都是由弩手发动攻击,每名弩手配备了五张弩。铁矢都是事先安装好的,他们射完以后立即撤往第二道防线,再重新往自己的弩上安装铁矢。接下来才是弓兵的表演,他们不停地射出羽箭,直到负责掩护他们的步兵冲出壕沟才开始撤退。

弓兵们早就不忍心再着自己的同袍就像飞蛾扑火一样被淹没在乌恒骑兵的洪流中,撤退的命令一下,便一个个眼含着热泪,飞快地转过身去,顺着搭在壕沟另一边的长梯,向第二道防线转移,走在最后的几名弓兵还不忘记将长梯也一起拖走。没有了长梯,冲出去和骑兵殊死搏斗的那三千名步兵就没有了退路。但这就是残酷血腥的战争,总有人要作出牺牲,谁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

一处壕沟挡不住乌恒骑兵的脚步,汉人可以挖,他们就可以填。蹋顿带着脱下自己的上衣,当这件衣服当作包裹,挖起一包土投进了壕沟。其他乌恒人也纷纷效仿,数万一起动手,壕沟很快就被填了一大半,先前冲进沟底的那些乌恒骑兵也和他们的马儿一起被埋在了壕沟里。

只要再来两次,壕沟就将被填平。不过,乌恒人已经不打算继续做填坑的工作,现在这样子已经足够战马轻松跃上对面。衣服重新穿上身,泥土粘着汗水,让人特别地难受,但乌恒勇士们没有丝毫怨言,他们跨上战马,认真地做着攻击前的各种准备。

汉军的壕沟挖得很有技巧。朝南的一面是个缓坡,弓弩手们可以趴在缓坡上朝敌人射击。当需要撤退的时候,他们可以直接滑向沟底,返身奔跑一段距离便到了朝北的一面,那一面却是直上直下。不过,那里已经预先架好了许多长梯,弓弩手们只需要顺着长梯爬上去,再将长梯取走就行了。

三千名汉军步兵虽然非常勇敢,但是面对八万多名乌恒骑兵,实力太过悬殊,战斗的结果毫无意外,不过,乌恒骑兵也付出了几乎一比一的伤亡代价。

乌恒人和大多数草原人一样崇敬英雄,眼前这些视死如归的汉军步兵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到最后一名手持长刀的英雄倒下,乌恒骑兵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冲杀,手按着前胸,朝着双方将士的尸体默默地行了个礼。

但战争终究是战争,即使英雄惜英雄,也不影响他们继续刀兵相向。短暂的停顿以后,乌恒骑兵再一次发起了攻击。

壕沟很宽,也很深,再好的战马也飞不过去。乌恒骑兵们是从南面直接冲到沟底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一个直上直下的“悬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