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大爆炸(2 / 2)

加入书签

干麻搓成的导火索经过若干次猛火油的浸泡,变得极其易燃,在铺设了石灰的干燥管道里快速向着城外燃去,出城之后,所有管道立刻被堵死,防止爆炸气浪涌过来,八道火线同时烧到气囊附近,先引燃了气囊外边预置的猛火油,高窜的火苗卷着气囊的外层,羊皮气囊很快被烧穿,大量煤气、沼气、混合着空气的爆燃气体遇到火苗,立刻在百分之一秒的瞬间燃烧,急速燃烧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比原来气囊的体积大了一千倍,狭小的地下空间一时容不下那么大量的爆炸气体,他们需要向四面八方疯狂扩展,坚实的大地当然可以承受这种冲击,于是全部的力量向着地面爆发了。

大爆炸开始了。

******************************

后面更精彩,觉得有点意思就请您投上一朵鲜花吧

气囊的上方有铁质的支架和木板,周围布满盛着猛火油的陶罐、散布着的大量铁蒺藜,上面还铺了泥土,植了草皮,就连清军的楼车开上去也不会塌陷,别说几匹马,百十个人了,现在多尔衮所在的位置就在皮囊的正上方,那个位置可是袁崇焕亲自选定的,站在那里最适合指挥对兖州的攻城战,既不过分靠后影响士气,又不过分前突受到连弩的威胁。

以己方之短,攻对方之长,本来一直是多尔衮避免的,可是今天一来为范先报仇,二来是因为士气可用,三来是因为清军的粮草不多了,即便是能从苗可鉴那里高价买一部分对于十几万大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正值春季,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别说山东大地上的农民一贫如洗了,就连树林里的野物都没有多少油水。正因为如此,必须速战速决。

通往气囊的导火索足有八路之多,这是为了避免中途熄火特意安排的,每一股导火索都用猛火油浸泡过七七四十九次,又在阳光下晒干,绝对是点了就不会灭,一路上还有通气孔来保障氧气的供应,导火索烧过去之后,一道道极厚的铁闸门立即关闭,防止爆炸殃及城内。随着袁崇焕的一声令下,城墙下面一个极其隐蔽的房子内,八根导火索被同时点燃,通过两条不同的管路燃向城外的气囊。

兖州城下依旧杀声震天,清军的楼车造的极高,神箭手藏在上边压制城墙上的明军,八旗兵们冲到城下,拼命往上面仰射,掩护爬城的兄弟,云梯兵们把圆形铁盾顶在头上,嘴里咬着云梯刀快速往上爬,身旁的战友被弩箭射中,被石头砸中,被滚油泼中,他们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机械地向上爬,只有爬上城头才能为兄弟报仇,才能死的有价值。

谁说我大清勇士只能野地浪战,不论是深壕高墙还是激流险山,我八旗健儿一样如履平地,今夜务必攻克兖州!

多尔衮看的热血沸腾,催马上前要靠近指挥,被索尼和鳌拜苦劝,王爷的杏黄伞盖和大纛绝对不能有失,这是军心所在,王爷本人更加不能有丝毫闪失,大清已经损失了范先生,不能再失去睿王爷。

见部下强烈反对,多尔衮只得作罢,但是他想出一个折衷的方案,要亲自擂鼓助威,另外派鳌拜抵近指挥,索尼坐镇中军。

导火索的火光消失在坑道里,效死营最强悍的轻骑兵们也开始了改扮,缴获的正白旗的盔甲正好派上用场,专等爆炸以后杀出去把混乱的局面搅得更乱。刘子光谱大,他要站在城墙上看大爆炸,这种壮观的场面可是百年难遇。

多尔衮登上放着战鼓的大车,挥动两个鼓槌,敲动巨大的牛皮战鼓,睿王爷臂力惊人,鼓声传遍整个战场,清兵们士气为之大振,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击,一时之间兖州城头箭如雨下,有些悍勇的清兵居然顶着猛烈的箭石爬上了城墙,挥动短小精干的云梯刀把明军弓箭手砍翻一片,袁崇焕面色不改,令旗一挥,一队长枪兵杀过来把清军刺了下去,城墙上血流遍地。

根据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推算,马上就要爆炸了,可是鳌拜和多尔衮都脱离了爆心位置,袁崇焕不由得心急如焚,导火索一经点燃就不能中止,也不知道爆炸起来威力有多大,能炸一个是一个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