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表决心成功(2 / 3)

加入书签

……

王学谦说了很多,关键的一点就是量力而为。

杜月笙在会议最后的时候,还真拿出一份计划书交给王学谦。

王学谦温和一笑:“月笙,我没有时间看,会场上简单扼要的说一下内容。”

“这是政府同仁群策群力……”

面对陈炯明的质问,杜月笙表现的很平静,他其实一直在用眼睛的余光看王学谦的反应。至少到目前为止,王学谦还是表新出很欣赏的样子,这让他内心信心暴增。不过当他想要开口反驳陈炯明的时候,王学谦打断了这次谈话:“今天不是议事的时机,换一个时间,等秘书处的通知就各地施政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大家交流一下。”

王学谦说着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开口道:“下午三点左右,美国商业部部长胡佛将抵达宁波港,进行商业访问。这次访问将是我们加深和美国贸易往来,技术引进的重中之重。”

“上海的外交谈判其实已经和江浙没有多少关系了,可美国人在这时候访问浙江,还是能够给上海的外交谈判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虽说这次谈判的目的英国人改变了,上升到了国家和国家的外交谈判之中,但谈判的地点在上海,在我们的地方上。”

“诸位恐怕都不会愿意听到后世的人说道某某丧权辱国的协定,在我们主政的地方签订的吧!”

王学谦说的轻松,可在场的人一下子凝重起来了。很多人意识到,英国人改变的原因恐怕是日本人加入了进来。而美国可能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杜月笙说道这里的时候,心头激动不已。或许别人感觉不到,杜月笙却非常清晰的能够感受到王学谦改变对他的称呼,从杜先生,到杜老板,到现在的月笙。直到刚才,王学谦才把他当成了自己人看待。

杨度的这份计划书送的太及时了。内容很多,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杜月笙在路上记了不少,可还是记不住太多的东西。毕竟是喝过洋墨水的杨度,眼界足够宽。尤其是他能够从王学谦的一贯作风中找到切入点,知道这位的喜好,并应景地写了这份计划书。

内容包括,运输业、制造业、仪表仪器等领域……包括很广泛。但是核心内容却是拆分江南制造局。

上海工业,在民国政府手中的,能够数的上的也就只有制造局了。整个制造局几乎包括整个老城区周围的大片区域。包括众多工厂,几乎涵盖了机器制造、机械加工、兵工厂、造船厂……在原本的规划之中,也就是李鸿章时代,制造局是作为工业典型来捧起来的,集合了两江大量的人力财力,甚至动用国库的资金搭建了框架。

不过,王学谦却并不这么认为,或者说他并不像民国政客那样在对待外敌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过分的紧张和弱势:“打铁还需自身硬,抛去国家外交层面上的关系。谈谈自己,浙江最近几年的发展是建立在物流运输上的,港口和铁路的建设,让浙江,乃至临近的江西、和更远一些的湖南的物产都能通过铁路,港口运送出去。仅仅这些,就给浙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机器,电力,能源的支撑,浙江因为资源的问题,发展钢铁工业恐怕得不偿失。可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行业可以满足我们现在更上一步的需要。”

“比如说发展机械制造业,从简单的做起,然后到复杂的精密机械。与以前不同,这次技术引进的目的不是用于军用,为了军工厂服务。而是为了民用,想要美国人满意不容易。必然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而美国人来浙江,肯定是为了他们的出口贸易而来,所以就算是我们要拿出钱来买技术,那也不能当冤大头,把不适用的东西买回家。”

不同于以往的会议,王学谦说的少,听的多。

这次除了杜月笙这个小插曲之后,都是王学谦一个人在说:“这是一个群策群力的事,小工厂建设也可以,因为这是要累积到一起和美国达成的贸易往来。所以,今后几天内,我希望大家将自己想好,结合地区优势的合作项目拿到秘书处来,让陈布雷统一递交给我。”

“我会详细地看各位的报告,并给予相应的答复。但是有一点我要重申,建设电厂需要在政府规划内建设,因为浙江没有煤矿,铁路运输的压力逐步递增的情况下,内陆地区想要建设电厂就不得不靠后。重点在几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建设,必要的情况下,架设电线设备输送,可以大大缓解运输的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