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这个锅我不背(2 / 2)

加入书签

至于将战争贩子吕汉强交给敌人,那是要坚决反对的,怎么能将这个让大明累受战争之苦的家伙交给敌人呢,他必须接受国人,当然是自己这些君子们的审判,千刀万剐挫骨扬灰,将他丁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

当时的大明新闻破天荒的依旧刊登一些正常新闻,没有给与激烈的驳斥,当时报社里的黄唯一被几十个编辑记者堵着,要求反击,结果黄唯一阴阴的笑着道:“这东林余孽也真是的,自己一支脚已经踏进了灭亡的深渊还不知道,那我们就任由他再嚣张一些,吕督师说的好,若想要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看看,疯狂的还不够啊。”

结果没有对手的东林学报更加意气风发,加刊,号外,组织宣传队,一定要做到人手一份,一定要唤醒愚民的智慧,打倒主战派。

而当时幸福的都不知道怎么走出皇宫的王友仁,出了午门之后,被外面的小凉风一吹,突然打了一个冷战,发现脚前有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坑,而且自己正屁颠屁颠的往里跳,这才想起自己刚才答应皇帝什么事情了,也想起了当初那个接替京营的陈新甲,更想起那场不远的面子战争,最后变相背了黑锅的钱谦益和冒襄的下场。

崇祯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爱乾纲独断,却又不愿意担负责任,事情成了便是我皇帝的英明,事情败了,当然就需要找人背黑锅,结果,这个性格和做事方式,冷了无数大臣的心,在后世里,崇祯想迁都南京,自己却不愿意说出来,也找了一个官员,双方商量好了,第二天让他提出来,自己做个顺水推舟,结果那个官员也明白过来了,第二天竟然低头不语,崇祯实在是耐不下性子,就直接点名问他这事儿怎么办,结果这个大臣啊噢就是一嗓子:“绝不迁都。”这才有了崇祯那句天下闻名的给李自成的遗书——文臣皆可杀。然后上吊梅山,大明彻底亡国。可见当时君臣猜忌到了什么程度,都已经不是猜忌了,而是充满怨毒的怨恨了。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崇祯所期盼的这位王友仁大人,不但没喊上他那一嗓子,而且还直接称病不来了,病的理由就是突然中风,半身不遂卧床不起,都下不来床了,当然也就不能上朝喊那一嗓子了。

不过毕竟满清的使节蹲在北京城里,等着大明帝国的态度消息,毕竟满大街都已经开始谈论这议和大事,毕竟,毕竟四万满清大军虎视眈眈的盘踞在遵化,随时都可能冲向京师,这些事情不能不研究研究。

一提研究,那就可以无限上纲上线,无限跑题,无限的不负责任了,于是,双方再次陷入混战。

崇祯就在失望里,看着城外大战迫在眉睫,看着朝堂扯皮,扯到地老天荒。

“难道真的就只有吕汉强的死党才能真的做点事情吗?”崇祯如是悲哀的想。捂住脑袋,看着空空如也的龙书案“不知道现在吕汉强在做什么,能不能牵制住清兵不能南下不。”这时候,崇祯又有点国难思良将的心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