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粮食和银子(3 / 4)

加入书签

这时候,坐在边上的主簿却探出脑袋来,小声的提醒:“可是,按照国朝规定,对商户我们是没有权利收税的啊,如果我们收他们的税,他们一个个背景深厚,难免不告到巡抚那里,那与大人你的前程不利,而在小民身上收税,那便是盘剥,也收不上多少的。”

吕汉强很是赞扬了一把这个主簿的良心,但转而一笑道:“我们当然不能违反了国朝的规矩,绝对不能向商户收税。”

吕焕之就有些失望了。

“但我们可以纳捐啊。”

“对啊,我们不收税,但我们纳捐。”吕焕之眼睛一亮,双手一拍,立刻就眉开眼笑了。

“老爷,能不能像他们那样,我也不要银子,先支应一石糙米?我娘和小妹还饿着呢。”说着眼圈就又红了。

吕汉强拍拍他的脑袋笑着答应:“这是当然,这是当然,你现在就去支应一石糙米,啊,对了。”吕汉强想起来:“你说你还有一个小妹是吧,那就一起带到我的军营里,就算是牧童吧。”

这绝对是意外之喜,那孩子刚要趴下再次磕头,却又想起吕汉强刚刚的规矩,立刻鞠躬施礼,然后一溜烟的就跟着吕汉强身边的一个兄弟去领粮食的地方去了。

看着这个孩子远去的身影,吕焕之感慨道:“大人这预支糙米的决定,这又救了一家老小,大人真菩萨心肠啊。”

为什么第一个月要给糙米一半银子一半,而且还要预支糙米,这是吕汉强和吕焕之县令,与赵梓王公公等连夜商谈出来的结果,如果全发银子,几千人一起上街一起购买粮食,立刻就会买空平陆的粮食,到那时候,各家粮商就会趁机囤积居奇,让粮食价格飞涨,这一个不好就会造成混乱,同时也兼顾了百姓流民等米下锅的窘迫。

“我们可以用纳捐的办法代替收税,而且还要起一个响亮的冠冕堂皇的名字。”吕汉强再次提议。

主簿眼珠一转:“大人代表皇上赈灾灾民,我们地方士绅当然也要贡献一份力量,这个捐输就叫义民捐吧,任谁也说不出个所以来。”

糙米不能多发,上次从赵四海处只带来了三千石,再加上在当地适当收购些,却也不能支持到南方运输过来的粮食到来。

吕焕之倒是对自己这个本家大力支持,沉思了一会之后,就冒险答应将县库里征集上来不多的夏粮,暂借给吕汉强,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感动的吕汉强简直无话可说。

而发一半银子,这是吕汉强这个后世人出于拉动当地经济考虑。自己赈济了流民,当然就会引起当地户籍百姓的不满,这样也会加深当地人与外来人的对立情绪,而第一个月便有上万的银子流入市场,再加上自己修建码头军营厂房道路等等的需要物资,那又将是一笔不下五万的银子投放市场,按照经济杠杆原理,这六七万银子的加入,立刻就会带动不下十倍,最低是五倍的银钱商业流通,这样也给当地的百姓带来无数生计,这样就可以缓解矛盾。

银子暂时不是问题,皇上的赈灾银子有十万,自己带来的在沿途上已经花了七七八八,但在闯塌天那里抢来十万,给金恒光留下五万运转,还有五万没动,而长治赵四海去太原销赃,最近也能押运一批回来,完全可以坚持到南方的粮食运来,到那时候,自己的银子也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了。

“只要我们熬过这开始的一段,只要六七万两银子投入到市面,县尊大人你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税收跟进,那时候,你多收上来的税赋,就完全可以填补你夏粮的窟窿,这就是良性循环。”吕汉强给这个本家县令也化上一个大大的画饼,让忧心忡忡的县令立刻展颜微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