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鸡犬升天(2 / 3)

加入书签

想到这,更觉得曹化淳的说法是对的,一个县两年的赋税便能换来一地安定,第三年就应该缴纳更多的赋税,而一旦大家都这么做了,岂不不久就会国泰民安?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全身心的对付后金了。

“好吧,就按照这些奏折上的所请,给山西官员叙功。”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满心恶心,不由暗暗咬牙:“等这次过后,看我不整治你们不。”结果胡庭宴先倒霉了,在不久的将来,他忠心耿耿的带兵勤王,不过被指挥的今天到这明天到那,军队根本没有得到粮饷而哗变,这事情其实和他一个巡抚无关,就因为有了现在崇祯对他的恶感,于是就拿着这个罪名将他下狱,最后砍了脑袋,这是胡庭宴怎么也想不到的结局。

|“对了,告诉首辅,户部右侍郎王华,升任左侍郎,工部左侍郎升任工部尚书,右侍郎升迁左侍郎,空缺由吕汉强举荐,兵部职方司曹宇,就是你的那个子侄,升任兵部侍郎,五台县令升知州,五台县令以下诸官升迁以吕汉强保举为准。”

曹化淳和王承恩都惊呆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因为崇祯点的这些名字,都是孤臣党要员,而剩下的空缺都要吕汉强保举,那就是说,这次大胜的,还是孤臣党,单单就这次就可以让孤臣党至少几十人递次升迁,孤臣党,势力更加壮大了。

“还有,曹化淳你去内阁,告诉他们,这次大家心知肚明,我也不想打消大家的积极性,就按照他们拟定的升迁名单办理,但是,如果朕说的这些人没有按照朕的意思办,那我绝对不会在内阁票拟上披红,王承恩,你听明白啦吗?”

再看看,不由失笑出声:“一个老乡宦,竟然也大呼杀贼,早干什么去了,真要是这样,那还能让天下情形汹汹如此?”

再看一份的时候,才略微舒展了下眉头:“这个倒是实际情况。”曹化淳偷眼看去,却是一份为皇家商行情报司请功的,然后将他放在了一边,再拿起一份,略微思量了一下,又小声嘀咕:“工部调集军械,也在情理。”

再拿起一份,突然哈的一声:“怎么连户部王侍郎都出现在了请功的奏报里,我似乎知道王侍郎成天的站在朝堂上,和那帮可恶的东林打擂台,压根就没说过山西一点事,怎么东林不记恨他啦?”

但捏着这份奏折呆愣了半天,最终长叹一声:“吕伴读的良苦用心,似乎在这里就体现了吧,东林也开始为孤臣请功了,这算不算朝堂的一种和解?”

再次看到一个奏折,崇祯不由得再次邹起了眉头,捏着奏折很久,然后问曹化淳,这次不是问王承恩,因此曹化淳狂喜,王承恩惨叫。

崇祯就肉疼的问道:“曹大伴,五台县令以这次征讨两座山寨,征发当地义勇为名,第一说是消耗了今年的秋税,第二,作为奖励军功,恳请减免当地明年的税负,你看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曹化淳刚刚在地方起来,知道地方的苦楚,因此叩头大声道:“准。”

崇祯就继续捏着这份奏折,犹豫半天才心有不甘的道:“如果此例一开,那是不是就影响了国库收入?”

曹化淳忙往前跪爬半步再次启奏道:“万岁,一县钱粮税负不过区区,就按照这次战功是真的算,一个首级按照国朝规定,那便是五两银子一个,五台县上报三千八百级,这个我敢肯定绝对没有杀良冒功的成分,因为有吕伴读在那,因此我们就要给他们奖赏真金白银一万九千两白银,也不过是一个下县半年的税负,而只要一地剿灭了杆子,那所费也不过区区,而不这样,都要等待官军进剿,所费何止千万?万岁睿智,正可用这次的实例告诉全天下的官僚,凭借一地的力量,剿灭当地的杆子流寇,我就可以让出两年的赋税给你,给你一定升迁,那时候,不是靡费,而是省钱啊万岁。”

崇祯眼睛一亮,想了想,在心中有计算了一下,还的确是这个事情,官军一出,不要说胜败,单是开拔的费用就是天文数字,战胜有军功有人头,战败有抚恤有损伤,更何况每次官军出击,不久就会有地方官员上书弹劾官军扰民,闹得不可开交,这也就是为什么各级地方官,宁肯杆子流寇荼毒地方也不要官军进剿,因为杆子荼毒还是其次,而一旦官军进入,不但大笔费用负担,其所造成的损失更比杆子流寇坏上百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