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木鱼的来历(2 / 2)

加入书签

“唵、嘛、呢、叭、咪、吽···”小活佛吟诵着六字真言,脸上充满了喜色,好像对米加活佛的离去并不伤心。(未完待续。)

三个人跟在两个老喇嘛的身后来到了一间简陋的房间,里面有个六七岁的孩子正敲击着一个巨大的‘木鱼’这个木鱼少说有一米多长,半米多款,这个小喇嘛应该就是两个老喇嘛口中所说的小活佛。

董廷华,苗伟强,周天翼三个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木鱼,小喇嘛坐在巨大的木鱼前显得恨不对称。

木鱼,属于打击乐器。最初做为佛教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得法器。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形似鱼。

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90厘米以上。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

木鱼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通常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最大的面径可以达到40厘米以上,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小木鱼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发音较高。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关于木鱼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远在汉朝时期,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在取经归途中,乘船划船之时,突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着大口朝船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掉,两僧徒跃身入海与大鱼搏斗,了结了大鱼性命并将它拖上船头。刹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两个老喇嘛在门前恭恭敬敬的给小活佛行了礼数

正在敲击木鱼吟诵经文的小活佛转头看着周天翼,苗伟强,董廷华三人,然后转头盯着两个老喇嘛问道:“师傅···师傅,是不是虹化成佛了?”

“是的,师傅已经荣登极乐世界”一个老喇嘛回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