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关节和赐服(3 / 6)

加入书签

大致默数了一遍,这次会试大致录取了五十多个江西考生,成绩其实还算可以,可是没一个来自九江,这传回老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其实,九江府在江西科举只能说一般,远远比不了南昌和吉化,甚至江西科举大省的名头,主要也是靠这两地在支撑。

而到这个时候,魏广德才有些后知后觉明白,怪不得都说古代科举有“关节”一说,怕就是预防自己现在遭遇的局面吧。

是的,魏广德此刻有些懊悔,没有事先让老家那边的考生留个关节啥的。

没经验,要是早知道有这局面,自己说什么也要事先安排一下,再怎么说也要让老家有一个人上榜才是。

在他们身后,都察院御史和锦衣校尉只是很随意的站在一侧,不过眼睛却一直在他们身上来回扫视。

都察院御史和锦衣校尉当然不负责阅卷,可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监督着他们,观察他们的眼神、言谈举止等,之后都会按照自己的判断写成公文。

这样的感受让魏广德感觉很不好,可这就是规矩。

虽然,这些规矩魏广德觉得效果不大。

三百多人的名单,一个个被确定下来,填在甲榜上,这就是他们半个月时间工作的结果。

看着那些箱子里成摞的考卷,都是落榜生,想要拾遗他都找不到卷子,因为之前没有“关节”,此举无异于大海捞针。

就算有一个人上榜也好啊,啧啧.....

算他们倒霉,遇到个没有经验的老乡考官。

魏广德在心里滴咕。

王家屏.....李长春.....赵志皋......黄凤翔。

忙碌了大半天,魏广德终于知道今科的“会元”花落谁家,黄凤翔。

差事做完,所有人都脸带笑意,只是其中真情假意就不好说了,至少魏广德此时虽然脸上挂满笑意,好似因为为国举才很高兴,但是其实他那笑容自己都觉得有些假。

魏广德是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主持的会试,居然连一个老家的人多没有取中。

是的,九江府但凡来京参加科举之人,魏广德在春节前后都见过,江西老乡考生他也见了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