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选择(3 / 6)

加入书签

况且他们一般都不敢深入腹地进行劫掠,怕被缺口两端的守军截断后路。

明朝在长城沿线大量修筑镇堡,其实才是防御虏骑进攻的主要工事。

这些镇堡如同小城一般狭小而不易攻打,又密布在长城后方数十里范围内。

如果鞑子犯边打破边墙,要么就是对这些镇堡进行攻打抢掠,要么就是直接略过,继续深入,对明朝内陆其他大城发动攻击,而这些镇堡内的兵力就是收复城墙,阻拦其顺利撤退的主力。

因为有了这道城墙在,游牧民族在攻打明朝时,就无法随意选择地方入境,而是要想法设法打破长城沿线关隘的城关,抢下一道大门。

马芳只是宣府总兵,他能管辖的也仅仅是宣府一地。

此次出兵,必然会带走宣府大部分机动兵力,导致宣府防御力量被极大削弱,这个时候确实需要补充宣府的兵力。

实际上,长城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以一堵墙把敌人挡在外面,就像攻城战那样。

数千里的城墙,即便大明为此填进去百万大军,其实都不可能把长城城墙填满。

长城是一个防御体系,依托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这样,他们庞大的兵力才能顺利通过长城,抢劫到的物资和人口也才能顺利出关。

而补充宣府的兵力,为的自然就是在鞑子进攻宣府的时候,有充足的后备兵力顶上去,驱逐突入的鞑子军队。

“我的想法是调动山西镇的兵马支援宣府,为马芳弥补他离开后宣府防御的空虚。”

魏广德说道。

“为什么是山西镇而不是大同?这次大同总兵姜应熊及麾下表现也极为抢眼,战力也是不俗。”

后世许多人都认为长城无用,外敌入侵可以在长城上打开一个缺口就可以长驱直入了,只有没有战略常识的人才这样认为。

长城上的驻军,其实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预警,当然也是作战士卒。

当发现敌人踪迹后开始预警,同时当然要进行抵抗,为的其实仅仅是争取一些时间,让内陆的民众加紧备战,坚壁清野创造一点时间。

打开一个缺口需要时间,还要防备守军的进攻,游牧民族突然袭击的战略优势丧失殆尽,烽火台快速传递军情到远方,也可以让中原地区政权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抵御进攻。

游牧民族到中原地区大都是劫掠,攻打城市不是他们的强项,一旦预警后坚壁清野,他们能抢到的财物和人力将会大打折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