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送走严世番的机会(3 / 6)

加入书签

精兵简政,想着容易实施难,所以只能是广开财源,在工商业上下功夫。

后世,财政全靠工商业支撑,农业不仅不承担税收还要补贴。

魏广德知道这些却没法解释,因为时代限制了,现在的工商业远远达不到那样的条件,哪怕再过两百年也不行,多说无益。

不过裕王刚才的话,魏广德还是要回应的,不然被他误认为乡党就不妙了。

“殿下,我评价鄢懋卿只是从他执掌盐场政绩说话,可不是因为他是江西人。”

魏广德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外乎就是说鄢懋卿掌管的盐场赚钱,给朝廷多交银子,自然算可用的官员。

“好吧,他鄢懋卿是你同乡,帮着说话孤能理解。”

最后,裕王敷衍了一句道。

话进到魏广德耳中就觉得很无语,他帮鄢懋卿说话,纯粹就是在告诉裕王,看官员好坏,能不能用,得从朝廷利益角度出发,至少在鄢懋卿盐场的范围内,地方官员没有弹劾盐价太高导致民不聊生,那就不该苛责太多。

老百姓肯定都想用质优价廉的商品,可是有官府和商人存在,可能吗?

魏广德辩解道。

“嗯,我明白,不过他拿下盐场,首辅那边应该是考虑了他丰城人身份的。”

裕王叹口气说道:“其实孤懂,下面那个大臣不是如此,同乡自然是要照顾一二,至少鄢懋卿在国事上还算有功,至于品性上,还是不说了。”

其实只要一个度,合适就可以了。

大明朝的情况也差不多,制度肯定有缺陷,可是真要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怕是到时候老百姓不仅不会支持,还会造反。

大明朝的制度,其实是适合这个时代的,最起码适合明初,只是没有在民生发展以后及时调整,没能与时俱进,这才是大明朝现在问题的根源。

明初,百业凋零,商税是真收不到几个钱,财政全靠农业,所以朱元章重农是没错的。

可发展到现在,朝廷变得臃肿起来,财政却依旧靠着农业支持,而之前不赚钱的工商业现在也兴旺起来,成了最赚钱的行业,却丝毫没有分担农民承担的负担,这次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