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用计(3 / 6)

加入书签

这沈同和也是够拼的,为了让赵鸣阳帮他这个忙,竟然和赵鸣阳结成了儿女亲家,把女儿嫁给了赵鸣阳,这才换来赵鸣阳的同意。

只是他低估了赵鸣阳的实力,竟然在会试中一举夺魁。

好吧,这还不是赵鸣阳的高光时刻,他给沈同和的文章拿下会员头衔,自己的文章也名列会试榜单第六名。

若非惊才绝艳,也决实考不出这样的成绩来。

但话说回来,这或许就是天网恢恢。

由文采斐然之辈,或因钱财,或因家世,代其作卷。

这样的作弊之法,最杰出的例子就是万历四十四年会试,南直隶吴江籍考生沈同和串通女婿赵鸣阳舞弊大案。

此事就是采用此方法,沈同和贿赂监考人员,为他和赵鸣阳安排相邻或是相近考舍,由赵鸣阳作答后传递到他处。

凭借此法,沈同和和赵鸣阳顺利通过院试、乡试,直到会试时,因为赵鸣阳枪作太过出彩,直接被当可主考定为会员,才导致真相败露。

会试放榜时,有吴江考生聚在榜前一看,吴江籍考生沈同和名列第一高中会元,当即怒不可遏。

魏广德来自后世,自然听说过这事儿,当时也是觉得叹为观止,实在是太厉害了。

要是稍微稳一点,别那么出挑,他们翁婿还就一起做官了。

此事传出后士林大哗,这样的事儿谁敢想。

不过最后结案也是让人既长出一口恶气,也让人唏嘘不已,“上下法司议罪,同和遣戍,赵鸣阳杖责除名。”

魏广德就是知道有这么个事儿,所以才在此事上不敢掉以轻心。

更有甚者,当场抓起一把泥巴把榜上沈同和的名字糊上了,然后众人闹闹哄哄到了衙门,要朝廷主持公道。

南直隶地大,虽不是所有考生相熟,可吴江本地考生怎会不知沈同和为人。

沈同和这个人平时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天天在外面仗着当官的爹为非作歹,就这样一个人,竟然通过了乡试,现在还通过了会试,还拿了会元,这一群寒窗苦读十余年的考生不生气才怪。

事情闹大了,朝廷专门对沈同和进行考试,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当场暴露。

到了京城,科举舞弊这样的大案自然传到万历皇帝耳中,让锦衣卫审案,很快就真相大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