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佛珠(4 / 7)

加入书签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

这次徐爵南下收集的宝物中,佛珠和玉瓶就占了不小的数量。

当然,这些东西最后未必都会被送入宫中,大多还是会落到冯保和他的手里。

徐爵手里的佛珠是由十六颗通体晶莹的玉珠组成,其上雕刻十六善神也是栩栩如生,倒是和李太后时常念诵的守护般若经相配。

十六颗佛珠代表着十六种才智,也称为十六心,这些才智分别与人的六根六情相对应。

说起来也有意思,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做过小沙弥的缘故,所以在洪武年间就笃信佛教,但是他儿子成祖朱棣却是偏信道家。

至于后来修仙的嘉靖皇帝,也是修的道家的经。

看上去,似乎明朝更加宠幸道家,但实际上明朝的宗室并不忌讳这个,爱信道家就是道家,爱信佛教也没人管你。

当然,到了皇帝这个级别的宗室,宠道家的还是偏多。

佛器,是法实践佛道的器物。

徐爵不念经,这会儿拿出佛珠,自然有他的打算。

毕竟这里是南京,他人生地不熟的,正好有了孙大勇这个守备太监帮忙,相信这串佛珠拿出来转一圈,就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好吧,徐爵实际上已经找到了足够的宝贝,已经可以拿回京城向冯公公交差了。

其除了在佛教工具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之外,还是修行者内在的精神的体现。

在佛教文化的传播中,佛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念珠,宝瓶,金刚杵等等。

手串,源于古代的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佛教认为,佛珠是“引接普遍根基,牵课修业之具也”。

佛珠携持在手,庄严威仪,获福无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