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夏想的重任(2 / 3)

加入书签

困境在于,如果始终要求西省为国家的发展安排让路,而国家又会长期处于赶超式、压缩式的发展状态,什么时候是个头?非要等到西省的资源采空,西省再无价值可以利用之时,国家才会停止对西省抽血式地调配?

这种矛盾如何平衡,也是问题,涉及到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的重大课题!

人的贪心是无限的,同样,富裕省份对资源的掠夺也是无限的,一味地忍让下去,只无限地做大蛋糕不合理分配,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如果非做一个对比的话,恐怕收入差距之比最大的省份,就是西省了。暴富的煤老板和背煤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数字。

夏想的思路越来越明晰,对于中央指派他来西省工作,以最年轻省长的身份来推行资源型经济转型,既是中央真正下定决心要重新制定收入分配制度的信号,也是国家即将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补充。

当然,西省的整体落后和贫穷,分配体制不合理、官商勾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国家对西省压榨式地资源调配。

就如建国初期为了保证城市的供给,国家采取了压榨农民劳动果实的政策,靠压低农产品价格、非农户口等户籍调配政策将农民限制在土地之上,将农产品压低到了一个极低的价格,可怜几亿农民辛苦种地的收入,全部供给了少数的城市人口,才保证了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

可惜的是,靠榨取农民劳动果实得了实惠的城市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看不起农民,自觉高人一等,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随后的改革开放,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其实也是靠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来实惠少部分人的政策。结果又是什么?先富裕起来的沿海省份和下江市,同样昂起了傲慢的头颅,看不起贫穷落后的内陆省份,却不知道,如果没有内陆省份在背后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沿海省份的富裕无从谈起!

就如环绕京津的燕省一样,为了京津的发展做出了多少巨大的牺牲,却在国家的服从大局之下,只让为官者得了利益,无数贫苦百姓依然默默无闻地奉献了青春和生命。

具体到西省,西省的资源,一开始是服从于农业向工业迅速转型的国家需要,被国家无偿征收,做出了应有的牺牲。

而改革开放后,则又成为沿海开发开放地区的资源支撑,又要为国家的发展需要以及发展排序再次做出牺牲,资源低价甚至无偿地从西省运出。

根据市场规律,资源交易价格越低,就越会损害资源输出地的利益,而同时会增加资源输入地的利益,由此,发展差距便会逐步拉大。

尽管说来,哪些地方发展快一些,哪些地方发展慢一些;哪些地方可以轻装上阵,哪些地方承担更多代价,在一个国家内部,往往是国家发展安排的结果。但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蛋糕切大了,何尝见过富裕地区主动分蛋糕的壮举?

一直不停地做大蛋糕而不同时制定分配蛋糕的制度,就夏想来说,是不合理的制度,是没有保障的掠夺,既然他担任了西省省长,既然西省获批改革试验区,那么就由他开始,从西省内部的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到国家大方针政策的倾斜制度的不合理,来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试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