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 这……就足够了(3 / 4)

加入书签

崔百姓审时度势,知道关键的钥匙现在掌握在夏想手中,是在门外等候,还是得其门而入,继续下一步工作,夏想说了算。

周鸿基也自然清楚其中的关键环节,但他始终没有主动露面和夏想交流,究竟是出于什么心思,夏想也不得而知,是羞于启齿,还是自认能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能从容破局?

不管是怎样的心理,周鸿基到目前为止的表现,还是让夏想微微失望,因为从周鸿基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已经猜到真正的幕后力量是齐省的本土势力,但从他的反应来看,他还是没有充分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姓。

真以为朱振波死亡事件,就到此为止?

难道周鸿基没有将秦侃最近的反常表现,和朱振波之死以及齐省本土势力的异动联系在一起?

夏想不以为意,因为现在不是他有求于周鸿基。

而且他也有理由相信,周鸿基现阶段正处于迷茫期,因为朱振波之死带来了第一波冲击波,似乎后劲不足。

除了家属到市委请愿,被市委及时妥善处理之后,朱振波之死带来的最直观的事件似乎就此一件,而且家属只哭闹了一次,再也没有了下文。

而汤世诚和解少海的翻供,才是最让周鸿基和崔百姓焦头烂额的问题。

现在周鸿基和崔百姓几乎每天都碰头,商议汤世诚和解少海的问题如何处理,因为如果二人死不改口的话,周鸿基向中纪委提交的证据,以及崔百姓此次前来暗中调查何江海问题的源由,就全成了笑话。

难道周鸿基还没有意识到齐省自朱振波死亡之后,平静得有点异乎寻常?而他一直借助不到孙习民的力量,是因为孙习民自顾不暇,但他没有想一想,为什么孙习民会在此时自顾不暇,在省长管辖的范围之内,事情频发?

多么明显的临界点呀,现在的周鸿基如果够聪明的话,及时收手,将汤世诚和解少海的案件结案,不再让他们成为咬死何江海的支点,然后向京城汇报,请求崔百姓一行收兵回营,让所有的事情到此为止,相当于拱手认输。

一人死亡,两人翻供,怎么向领导交差?

但以上还不是最让周鸿基头疼的地方,最让他头疼的问题,掌握在夏想的手中。

关于朱振波死因的调查,在夏想的领导之下,两天过去了,没有一点儿进展。就是说,夏想再拖上几天的话,一天不出结论,中纪委的调查就无法继续进行,就只能尴尬而无奈地在省委干等。

万一夏想三十六计,拖为上策,拖上十天半个月,中纪委何去何从?

也是当初崔百姓第一时间就通过刘一琳想和夏想私下会谈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崔百姓相信,朱振波是死于自杀,只要真正用心调查的话,不出一天就能得出结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