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大谋始作(2 / 2)

加入书签

曹操点点头,吩咐道:“绣衣卫虽遭锦衣卫重创,但好在京师这里还有不少人。你再往大将军府和袁宅布一些人吧!”

荀彧心里略有些吃惊,说:“大将军府,也要放绣衣卫吗?”

曹操点点头,说:“对。因为我有不好的预感,袁本初这么做,也许背后是极大的阴谋。但不管袁本初之大谋是什么,他必将要依靠大将军去完成。”

荀彧想起刚刚何进居然狂妄到敢僭越皇权,心里的不满再次泛起,他便道:“喏,属下会派绣衣卫中得力者到幕府里来。”

曹操点了点头,再次陷入了愁思。因为他意识到,只有朝廷能够一直平稳下去,权力结构不受太大的波动,他的以屯田制为核心的改革才能一直推行下去,支撑起朝廷积攒起对凉国的压倒优势,朝廷才能从与凉国之间的争锋中笑到最后,他也才能胜过刘范。

“何以见得?”

荀彧道:“自从在渭水之战暴露反心之后,董卓自知朝廷已然知道他之用心。手中并州军主力又在陈仓会战和渭水之战中损失殆尽,他更是日日担忧实力远比并州强大、又相依为邻的朝廷,会派遣官军北伐他。

凉国、朝廷、并州,三者已呈三足鼎立之势。董卓本就与凉主刘范有仇隙,经过十军之战后仇隙更是加深。若董卓又与朝廷不睦,那么并州便是要受到凉国与朝廷一致的敌对。且并州户口至多不过二十万左右,对比户口二百万的凉国和户口千万的朝廷,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董卓要想活命。就必须至少在凉国与朝廷两大强国之间,选择与其中一方修好,结成同盟,对抗另一方。

董卓深知凉主刘范统治下的凉国,必以鲸吞天下为目标,是他所不能投靠的。而朝廷虽然也与他有解不开的怨,但董卓却抓住了朝廷为对抗强悍的凉国而会拉拢于他这一点,主动伏低做小、献上人质,这样有很大的可能与朝廷重新修好,一同抗拒强敌凉国。

为显示出诚意,也为了把朝廷拉上自己的战车,董卓才上表希望进入河东郡,作进攻凉军、夺回榆林之地的准备。

目下掌握朝廷的,是大将军府。所以要想与朝廷修好,就必须要征得大将军的同意。而大将军最为重视的便是袁绍的建议。袁绍平白无故为董卓说话,必定是收了他的贿赂。”

曹操摇摇头,说:“你所说的,不过是董卓的动机罢了。袁绍收了董卓的贿赂不假,但他却又提出趁机偷袭并州,此计虽然可行,但并非他之本愿。否则,他在议事一开始时,就该抛出来了。他提出此计来之前,众人都反对董卓率军进入河东境界。不难推出,他是为了说服众人同意董卓率军进入河东郡,才编造出这一计谋来。因此,他的目的原本是放任董卓率军进入河东郡。”

荀彧听了,疑惑不已,问:“但这么做,不过是成全了董卓而已。对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曹操摇摇头,说:“这一点,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荀彧沉默片刻,说:“不论如何,我等不如静观其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